公司战略与人才引进 - 公司提出"双十"战略目标,计划未来十年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 [2][3][4] - 新任总经理侯亚孟上任不足一年内已引进4位具有国际美妆巨头背景的研发创新类负责人,包括首席科学官黄虎、首席研发创新官孙培文等 [4] - 近期任命汪奕峰担任产品开发负责人兼孵化品牌副总经理,其曾任职于欧莱雅、拜尔斯道夫等多家国际美妆巨头 [2][3] - 公司明确要从营销驱动转向品牌驱动的发展路径,强化科技力驱动的产品核心竞争力 [3][4] 财务表现与增长瓶颈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0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增长30%) [5] - 销售费用持续攀升:2022年27.86亿元(营收占比43.63%),2023年39.72亿元(44.61%),2024年51.61亿元(47.88%) [5] - 业绩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营收/净利润增长39.45%/46.06%,2024年降至21.04%/30%,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8.13%/28.87% [5] - 主品牌珀莱雅贡献超70%营收但增长放缓,收购品牌中仅彩棠表现突出(营收超10亿元),其他孵化品牌占比不足10% [6] 国际竞争与挑战 - 全球前十美妆集团门槛为科赴2024年154.55亿美元(约1126.27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公司需十年内实现业绩翻十倍 [8] - 与国际美妆巨头相比,公司在品牌矩阵布局和品牌塑造力上存在明显欠缺 [8][9] - 医美和男士护肤领域将成为公司重点拓展方向,但这两个领域已处于竞争白热化阶段 [7] - 公司渠道能力偏重线上,可能对未来持续发展带来隐忧 [9] 行业观点 - 行业专家认为科研型人才引进是美妆品牌制胜关键之一,特别符合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科研人才 [4] - 突破百亿营收后,公司需要找到更大市场需求空间和创新独特的竞争能力以保持持续增长 [6] - 要实现全球前十目标,公司需全面审视自身能力并补强短板,才能与国际品牌竞争 [9]
十年做到全球前十,珀莱雅能否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