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156.1万股H股,占上市后总股本的2.2%,属于"迷你IPO" [1][3] - 发行价区间为165.0-205.0港元/股,预计募资总额2.58-3.20亿港元,中位数185.0港元/股对应募资净额约1.77亿港元 [3] - 发行比例显著低于A股上市公司通常25%的新股发行比例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7]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3.75亿元、3.76亿元和4.5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83亿元、1.37亿元和1.68亿元 [7][9]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87亿元、2.86亿元和3.70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47.8%、39.4%和39.4% [9] 研发结构 - 研发开支中第三方服务费占比最高,2022-2024年分别为1.47亿元、1.44亿元和2.10亿元,占研发总支出比例均超50% [10] - 公司将非核心研发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承包商,包括开发支持模块、数据注释、测试及包装等 [11] - 员工薪酬是第二大研发支出项目,2022-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分别为1.16亿元、1.10亿元和1.16亿元 [10] 股权结构 - 上市前控股股东集团(黄伟、梁家恩、康恒)合计持股33.93%,上市后约为33.18% [6] - 主要股东包括云思尚义(23.55%)、TBP Sound Cloud(8.74%)、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6.23%)等 [6] - 获得3名基石投资者认购,包括商汤旗下云知声、臻一、润建国际,合计认购9550万港元 [5] 行业对比 - 发行数量显著低于同期招股企业,如IFBH发行4166.68万股(占比15.6%)、泰德医药发行1680万股(占比11.9%) [4] - 已完成招股企业中,发行占比从3.9%(药捷安康)到25.0%(香江电器)不等 [4]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2年6月,前身为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6939.25万元 [5] - 专注于日常生活及医疗场景的对话式AI产品及解决方案 [7] - 法定代表人为梁家恩,总部位于北京 [5]
拆解云知声港股上市:公开发行占比仅2.2%,研发费用超50%为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