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知声(09678)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首份财报含金量足,两月跻身港股通:云知声技术实力拓AGI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9-19 06:04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名单 成为"港股AGI第一股"后仅两个多月即获沪深港通"双纳入" [1] - 纳入港股通意味着将迎来内地投资者群体加持 股票流动性提升及融资渠道拓宽的新机遇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3] - 大模型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57% 接近1亿元人民币 [5] - AI芯片上半年销量1650万颗 累计出货量成功突破1亿颗 [5] -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飙涨1386.8% 实现爆发式突破 [5] - "AI+医疗"领域客单价同比增长116.2% [5] 技术研发进展 - 以自研Atlas智算平台为核心 通过大模型蒸馏技术将模型参数压缩至0.5B以内 开发出高性能低延迟的端侧大模型 [6] - 端侧大模型已在吉利博越L及某国内大型车厂的多款车型上成功交付 [6] - 开发面向东盟海外市场与国内方言市场的语音大模型 覆盖数十个语种与方言包括中 英 泰语 越南语 印尼语 上海话 济南话等 [8] - 医疗行业专用大模型UniGPT-Med-U1在MedBench多项测评中稳居第一 [9] - 深度参与3项国家大模型标准制定 在ACL2025发表4篇论文 "语音自由说"技术获国际领先认证 [9]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与瓦努阿图政府 南太平洋数字科技控股签署合作备忘录 与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建"云知声东盟总部项目" [10] - 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 与某头部财产保险公司深化合作 [10] - 政策层面与《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高度契合 推动AI与医疗 家居 政务 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 [12]
云知声(09678) - 公告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2025-09-12 20:1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 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 責任。 UNISOUND AI TECHNOLOGY CO., LTD.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承董事會命 (股份代號:9678) 公 告 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擬於2025 年10月17日(星期五)舉行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臨時股東大會」)。 為確定有權出席臨時股東大會並於會上投票的本公司H股股東名單,本公司將自2025年 9月27日(星期六)起至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止期間(包括首尾兩日)暫停辦理H股股份 過戶登記,該期間不辦理H股股份過戶登記手續。於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名列本公 司股東名冊的H股股東將有權出席臨時股東大會並可於會上投票。 載有於臨時股東大會上提呈的決議案詳情的通函連同臨時股東大會的通告將分別在香 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披露易網站( w ...
港股异动丨云知声逆势大涨超26% 申请股份全流通
格隆汇· 2025-09-11 16:05
公司股价表现 - 云知声港股逆势大涨26.55%至591港元,当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1] 股份转换申请 - 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拟将24,488,277股境内非上市股份及4,570,649股非上市外资股转为H股 [1] - 转换后股份将符合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资格,目前尚未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 [1] - 非上市股份总数达29,058,926股,需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及符合适用法律法规 [1] 后续信息披露 - 公司承诺将在适当时候就申请进展及详情作出进一步公告 [1]
上市三月闪电叩开港股通!云知声医疗AI硬实力征服资本树立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9-10 22:53
资本市场认可与指数纳入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正式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跻身港股通 上市仅三个月即实现"闪电入通" [1] - 恒生指数公司于8月22日公布季度检讨结果 明确将公司纳入指数 变动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 [3] - 华泰证券研报此前预测公司符合港股通纳入标准 因其市值超400亿港元且上市6日股价翻倍 [3]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公司构建三层技术闭环:底层AtlasAI基础设施拥有184PFLOPS算力与10PB存储能力 [3] - 中层云知大脑以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为核心 其医疗版UniGPT-Med-U1在MedBench评测中获93.1分 医疗安全伦理单项达104.9分 [3] - 顶层应用方案形成"大模型-智能体-端侧优化"的AGI体系 实现"模型-数据-应用"飞轮效应 [3] 医疗场景落地成效 - 在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部署门诊病历生成系统 通过麦克风阵列降噪技术精准捕捉医患对话 [4] - 系统使病历录入效率提升80% 医生问诊时间节省15% 单份病历采纳率达98% [4] - 系统覆盖肝病、心脏内科等6大科室 能智能提取诊疗关键信息辅助制定方案 [4]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显示医疗客户客单价同比激增116.2% 达101.3万元 [6] - 保险科技领域理赔审核服务收入从67万元暴涨1386.8%至996.3万元 [6] - 山海大模型相关收入半年增长457.4% 医疗AI解决方案稳居中国市场第四位 [6] 行业地位与战略价值 - "技术飞轮+行业壁垒"模式被认定为具备高增长确定性 [3] - 公司快速入通体现资本市场对AI医疗赛道信心 凸显硬技术+深场景商业模式的稀缺性 [6] - 港股通资金入市有望加速公司在智慧医疗、保险科技等领域的扩张 [6]
云知声(09678.HK)申请股份全流通
格隆汇· 2025-09-10 20:50
公司股份转换申请 - 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 将24,488,277股境内非上市股份及4,570,649股非上市外资股转为H股 [1] - 转换后股份将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买卖 需获得中国证监会及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批准 [1] - 截至公告日 该申请尚未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 公司将适时披露进展 [1]
云知声(09678)申请股份全流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20:49
股份转换申请 - 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 将2448.83万股境内非上市股份及457.06万股非上市外资股转为H股 [1] - 转换股份总数达2905.89万股 包含两类非上市股份类型 [1] - 转换完成后股份将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 需获得中国证监会及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批准 [1]
云知声申请股份全流通
智通财经· 2025-09-10 20:49
股份转换申请 - 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将2448.83万股境内非上市股份及457.06万股非上市外资股转为H股 [1] - 转换后股份总数达2905.89万股(约2448.83万+457.06万) [1] - 转换后股份将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 [1] 监管审批要求 - 需取得中国证监会及联交所等所有相关监管机构备案及/或批准 [1] - 转换需符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1]
云知声(09678) - 内幕消息 本公司申请股份全流通
2025-09-10 20:41
股份转换 - 公司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将24,488,277股境内非上市股份及4,570,649股非上市外资股转为H股[3] - 拟转换为H股的非上市股份总数为29,058,926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0.82%[4] 进展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未完成中国证监会对该申请的备案[5][6] - 本次股份全流通及转换上市尚需履行其他程序[6]
港股异动 | 云知声(09678)盘中跌超17% 本周一获调入港股通 三个交易日股价累跌近四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5:35
股价表现 - 云知声股价盘中跌超17% 本周一正式获纳入港股通后当天高开低走跌逾18% 此后连续三个交易日下挫累计跌幅近40%[1] - 公司股价自9月起掉头直下 当前已回吐8月以来所有涨幅 截至发稿跌11.49%报468.2港元 成交额1.19亿港元[1] - 此前一个月公司股价屡次创下新高[1] 财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97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16.4%[1] - 2022年至2024年云知声分别亏损3.75亿元 3.76亿元和4.54亿元 累计亏损12.05亿元[1] 公司基本面 - 云知声作为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对话式AI产品及解决方案 业务重点覆盖智慧生活与智慧医疗两大板块[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赎回负债高达33.03亿元人民币[1]
云知声登恒生综指,中报显示山海大模型暴涨457%,显露AGI龙头实力
搜狐财经· 2025-09-09 16:21
指数纳入与市场认可 - 公司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于9月8日生效 同步进入港股通可投资标的范围[1] - 满足市值 流动性 上市时间等核心筛选标准 凸显资本市场对公司基本面与发展潜力的认可[1] - 作为港股AGI第一股 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印证技术转化与业务布局的前瞻性[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上半年实现收益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2] - 日常生活解决方案贡献约83%收入 智慧生活业务收入3.35亿元 智慧医疗业务收入0.70亿元[2] - 山海大模型相关业务收入9876万元 同比增长457.4% 占总收入近25%[4] 业务转型与技术突破 - 商业模式从劳动密集型项目制转向技术密集型平台/模型服务[4] - 新增核心增长引擎 降低对单一项目依赖 提升业务稳定性与可持续性[4] - 研发团队312名工程师占员工总数68.7% 上半年研发费用1.68亿元占总收入41.5%[6] 战略布局与行业机遇 - 自主研发山海大模型实现技术突破 形成高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商业转化的正向循环[6] - 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6] - 公司凭借长期研发投入与前瞻性认知 提前完成产品与技术体系布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