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5上海)成为人形机器人集中展示平台,智元、傅利叶、宇树、乐聚等公司产品同台竞技,展示运动、交互、作业等智能能力[1] - 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首次亮相展会,通过编程对抗赛培养青少年科技人才,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变革[1]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拟人"向"类人"过渡阶段,需突破安全、情感、伦理、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才能实现"超人"愿景[8] 技术架构 - 智元机器人采用"本体-小脑-大脑"三层架构:本体和小脑实现断网基础操作,大脑通过云平台+具身算法实现复杂任务处理[4] - 通信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实时信息获取能力,RAG技术构建的业务知识库使远征A2能胜任营业厅导览、营销等服务工作[4] - 世界大模型成为行业突破关键,需通过4S店销售等细分场景认知逐步构建物理世界理解能力[6][8] 应用场景 - 智元远征A2、精灵G1等产品已部署在通信行业展厅、营业厅、机房场景,提供导览、巡检、动环监测等服务[4][5] - 精灵G1可替代人工完成机房24小时巡检,具备资产盘点、应急操作等功能[5] - 5G-A/6G与边缘算力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基础设施,其在养老陪护、高危作业等场景的需求将反向推动网络与AI技术革新[5] 行业挑战 - 当前行业尚无企业能整合OpenAI的精准控制、特斯拉的训练能力、Physical Intelligence的通用化大脑等四项核心技术[8] - 人形机器人在国际技能大赛中展现料箱搬运、衣物整理等能力,但实时感知与决策仍依赖人工遥控[11] - 北京已形成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武汉预计2025年Q3实现量产,成都开展教育、安防等场景实景验证[12] 产品进展 - 智元灵犀X2展示太极拳和"内心戏"对话功能,远征A2具备毛笔书写和多轮语音对话能力[2][4] - 宇树科技参与机甲格斗赛,其动态平衡算法使机器人摔倒后数秒内自主站立[11] - 傅利叶机器人实现观众互动功能,开普勒等企业参与工业场景技能比拼[1][11]
人形机器人“闹展会”,量产易、应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