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25年的变与不变
港交所25年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25年来持续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历多次重大变革与创新[1] - 2018年实施25年来最大上市制度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上市,彻底重塑港股市场结构[1] - 改革前港股市场因拒绝新经济公司导致IPO集资额从全球第一滑落至第三(2017年)[1] - 改革后吸引小米、美团、京东、阿里巴巴、百度等新经济巨头上市,催生恒生科技指数[1] 近年制度创新 - 2022年推出SPAC上市机制,2023年实施18C改革允许无收入科技公司上市[2] - 2024年末启动近30年来最全面新股定价机制改革[2] - 所有改革均围绕强化"超级联系人"定位,连接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3] 市场数据表现 - 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790家增长至超过2600家,增幅超2倍[2] - 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港股市场总市值的81%[2] - 互联互通机制成就显著,成为内地企业国际化关键桥梁[2] 战略定位 - 坚持"超级联系人"角色,利用香港"一国两制"优势连接东西方市场[2] - 通过资本自由流动、国际接轨监管等优势巩固金融枢纽地位[2] - 未来将深化中国与亚洲及新兴市场资本和创新企业的连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