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出海征程:高毛利率与多重挑战并存

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现状 - 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光伏、风电和储能等领域积极出海,足迹遍布东南亚、中东、欧洲和非洲等地 [1] - 海外业务毛利率普遍高于国内市场,如大金重工海外毛利率38.48% vs 国内22.5%,宁德时代海外29.45% vs 国内22.25% [3] - 中东市场光伏组件出口增长显著,2024年出口28.79GW(同比+99%),出口额262.86亿元(同比+23.4%),占比从8%提升至13.1% [2] 各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光伏 - 中东光伏装机容量预计2030年达180GW [2] - 东南亚曾是中国光伏产业海外产能重镇,但近年作为"中转站"路径受阻 [2] 风电 - 2024年海外新增订单预计达国产风机外销出货体量的3.3倍 [2] - 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风电企业主要增量市场 [2] 储能 - 全球储能装机容量预计2026年达270GW [3] - 欣旺达投资108亿元在泰国建设电池生产设施 [3] - 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39.14亿个(同比+8.1%) [3] 核电 - 核电企业已在"一带一路"国家完成核电机组建设 [4] - 境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 [4] 出海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政策与市场挑战 - 欧美国家贸易限制措施和本土化产业政策构成压力 [5] - 建议采用"+N"模式分散产能,优先选择RCEP和"一带一路"国家布局 [5] 法律与合规挑战 - 政局不稳可能导致法律和合同效力无法保证 [5] - 东道国法律体系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可能影响项目执行 [6] - 建议提前评估法治环境,优化投资结构,重视合同管理 [6] 泰国市场案例 - 泰国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吸引新能源投资 [5] - 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减免、外资全资持股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