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注入新动力
基础设施与工程能力 - 工程能力是实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合作和工程创新的基石,中欧班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标志性工程效益凸显 [1] - 2024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累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超3700列 [1] - 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超1.6万列,连通境外城市117个 [1]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 工程科技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明交流的重要基石,工程教育水平与工程师质量成为衡量工程科技创新实力的关键内容 [2] - 2021年成立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推动建立国际等效评价体系,2024年初启动非洲工程能力建设计划项目 [2] - 34家全球工程领域重要机构与企业共同发起《关于"一带一路"工程能力建设的共识》,致力于推动形成工程教育共同认证标准和核心能力指标体系 [2]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阿联酋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四期项目集热塔高达262米,7万面定日镜反射阳光,将有力推动阿联酋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2] - 科特迪瓦格西波-波波里水电站每年将提供5.5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8万吨 [3] -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有40余国150多家合作伙伴,"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达34个 [3] 减贫与民生改善 - 中国菌草技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创下每公顷年产854吨鲜草世界纪录,卢旺达菌草产业链带动3万多人就业 [4] - 菌草项目已在百余国落地,在脱贫、就业、治沙、发电等领域释放巨大潜力 [4] - 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