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登顶全球第一,200亿光刻胶龙头,独占鳌头!

光刻胶行业现状 - 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占制造成本1/3和40%-60%时间,此前90%依赖进口,主要被日本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垄断[3] - 2023年国产化率显著提升:i-line超60%,KrF超30%,干法ArF突破10%,但高端ArF和EUV仍待突破[5] - 光刻胶技术门槛高,需与光刻机配合使用,如同"枪与子弹"的关系,直接影响芯片良率[3] 国产化突破路径 - 国产替代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先攻克成熟制程(180nm-90nm)对应的i-line和KrF,再向高端ArF(14nm-7nm)延伸[5] - 供应链优势+政策支持是关键:中国化工产能全球第一,基础材料供应完整,叠加国家大基金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6] - 国内晶圆厂验证机会增加: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拿出部分产线测试国产光刻胶,加速技术迭代[6] 彤程新材核心竞争力 - 全品类布局:除EUV外覆盖g线、i线、KrF、ArF所有品类,KrF营收同比增69%,化学放大I线增185%[8] - 客户结构优化:12英寸客户从2021年13家增至2024年34家,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厂商[8] - 产能提前规划:在建年产300/400吨ArF及KrF产线部分投产,满产后年增营收3000万+,对应1000万+利润[9] 业务协同效应 - 特种橡胶助剂为现金奶牛:2024年营收占比74.67%,利润占比78.22%,支撑光刻胶研发投入[10] - 显示面板光刻胶作为练兵场:通过收购北旭电子切入,国内市占率27.1%,京东方供货份额超50%[10] - 半导体光刻胶为增长引擎:营收三年翻3倍,毛利率40%+,未来将接棒成为主力业务[12] 财务与战略布局 - 投资收益占比61%:主要来自持股8.92%的中策橡胶,2024年贡献3.16亿收益,该轮胎企业正筹备上市[13] - 技术自主化突破:KrF用PHS树脂已量产,ArF树脂研发中,未来将降低97%的高端光刻胶成本[14] - 市场空间广阔: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i-line/KrF/ArF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预计带来数十亿增量市场[15] 长期发展潜力 - 树脂技术平台化:橡胶助剂积累的树脂技术可复用于光刻胶研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10][14] - 产业链协同优势:生产工艺、客户资源、供应链管理实现跨业务共享,形成竞争壁垒[15] - 代表中国制造升级路径:从低端替代到技术突破,逐步打破日本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垄断[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