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中生态: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25年6月修订)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总则 - 制度旨在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增强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明确对责任人的问责机制 [1] - 适用法律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深交所创业板相关规则 [1] - 追究范围涵盖董事、高管及其他相关人员因失职、渎职或失误导致年报重大差错的情形 [2][3] 重大差错的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需同时满足金额占比(如资产/收入/净利润差错≥5%)和绝对值(≥500万元)标准,或直接影响盈亏性质 [4][5] -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差错:包括会计报表附注重大错误、关联交易或担保未披露等 [5] - 业绩预告差异:实际数据与预告差异幅度≥20%或盈亏方向变化即构成重大差异 [5] 重大差错更正处理流程 - 财务报告差错需调查原因并形成书面材料,包括影响分析、责任认定及整改措施,提交董事会审议 [5] - 会计政策变更或差错更正需披露原因及追溯调整影响,涉及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需说明沟通情况 [6] - 更正后财务报表审计要求:对盈亏性质改变或广泛性影响的差错需全面审计,其余可专项鉴证 [6][7] 责任追究形式与执行 - 追责形式包括责令改正、通报批评、调岗降职、赔偿损失直至解除劳动合同或移送司法机关 [7] - 从重处理情形:主观恶意、干扰调查或拒不执行董事会决定 [8] - 从轻处理情形:主动纠错、非主观因素或挽回损失 [8] - 责任追究由证券投资部调查并提出方案,董事会最终决议 [9] 制度实施与修订 - 制度由董事会制定、修改和解释,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后者为准 [10] - 半年度报告信息披露重大差错参照本制度执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