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高新区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核心观点 - 荆门高新区通过产学研融合、创新生态优化和政策精准引导,推动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并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1][2][3][4][5][6] 产学研融合与产业升级 - 主导产业聚焦化工、装备制造,深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并联合攻关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 -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27.4亿元(同比+38.3%),占GDP比重6.35%,超全国、全省水平3.7和3.83个百分点 [2] - 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亨迪药业等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完成原料药工艺改进、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等项目 [2] 创新生态与新兴产业培育 - 布局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驱动创新企业快速成长 [3] - 金泉新材料通过自研技术实现锂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突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认证 [3] - 2024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3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家(总数219家),瞪羚企业累计38家 [4] - 三大千亿产业产值增速:智能装备制造+49.8%、新能源新材料+28.2%、绿色化工+10.5% [4] 政策支持与金融协同 - 发布《科技创新惠企政策指南》,开展企业走访活动精准推送研发激励政策 [5] - 推出"科创贷"等金融产品,2024年为101家企业解决融资19.28亿元 [5] - 实施"离岸创新"战略,推动3家企业入驻武汉离岸创新中心,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掇刀"模式 [6] 人才与创新目标 - 2024年柔性引才605名科研助理,服务19家企业需求 [6] - 2024年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占GDP54.7%),新增高企超3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破47亿元 [6]
荆门高新区:多措并举培育创新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