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Robotaxi首秀看点不少,但也有人看不上
特斯拉特斯拉(US:TSLA) 36氪·2025-06-24 08:16

特斯拉Robotaxi首秀 - 特斯拉Robotaxi于6月22日在美国奥斯汀南部小规模试运营,首批投放10-20辆Model Y,配备安全员,运营时间限制在早6点至午夜,服务区域有限[1][2] - 实际运营与马斯克此前宣称的"车内不配备任何人员"有差异,引发行业争议,部分观点认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已落后于Waymo等对手[6] - 试运营期间实现13分钟112单,累计行驶近500英里,但因系统承载能力有限,2小时后出现服务压力[8] 技术方案与成本优势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HW5.0+FSD V12),硬件成本20-30万元人民币,较Waymo降低70%,目标运营成本0.2美元/英里[9] - 当前内测定价4.2美元/次(约1美元/英里),显著低于Waymo的1.6美元/英里,具备价格竞争力[8] - 公司计划通过车主共享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允许车主在车辆闲置时接入平台接单[9] 发展规划与市场预期 - 马斯克计划未来几个月将车队扩展至1000辆,2026年底达到100万辆,并推出无方向盘的CyberCab车型,目标成本低于3万美元[2] - 高盛预测美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70亿美元,占共享出行市场8%份额[10] - 中国市场增速更快,预计从2025年5400万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030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96%[10][11] 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已实现完全无人服务,百度Apollo Go和小马智行在中国快速扩张,百度一季度订单量达140万单(同比+75%),小马智行收入同比+200%[13][14] - 中国厂商硬件成本优势显著:百度第六代AV成本2.9万美元,小马智行第七代车型价格1.7-3.3万美元,而美国厂商成本预计2025年8.5万美元[11][13] - 行业专家认为目前仅Waymo、百度和小马智行达到L4门槛,特斯拉尚未进入核心竞争圈[13] 特斯拉业务转型 - 公司一季度汽车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9%),交付量336681辆(同比-13%),面临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市场挤压[16] - Robotaxi被视为改变商业模式的战略业务,可能将公司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提供商[4][18] - 市场对特斯拉的估值部分基于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业务的想象空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