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3年的逆袭! 中国稀土是如何做到,从“按吨卖”转向“按克算”

徐光宪的科研突破 - 徐光宪带领团队突破稀土分离技术壁垒,使中国稀土从"按吨贱卖"转变为"按克算"的价值跨越 [1] - 攻克17种化学性质相近的稀土元素分离难题,提出创新的萃取法替代传统离子交换法 [7][9] - 建立包含百余个数学公式的精确模型,实现稀土分离从经验操作到科学计算的转变 [14] 技术应用与产业影响 - "串级萃取"技术使中国能生产纯度超99.99%的单一稀土元素,全球市场占有率超90% [18][20] - 该技术以高效低成本优势迅速击败法国、美国、日本等国企业,90年代占据全球90%高纯度稀土市场 [22] - 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5G基站材料、航天军工部件等高精尖领域 [20] 产业格局变化 - 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掌握全球稀土定价话语权 [18][20] - 国内企业曾陷入恶性价格战导致稀土价格暴跌,发达国家趁机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 [22] - 徐光宪晚年两次致信国务院呼吁保护稀土资源,推动国家出台系列保护政策 [24] 技术推广与教育贡献 - 徐光宪选择不申请专利,公开全部研究成果并举办全国讲习班推广技术 [25] - 编写发行量超20万册的《物质结构》教材,培养中国首批放射化学专业人才 [27] - 技术成果至今应用于智能手机、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等现代科技产品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