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在创新开放的热土上深耕
行业趋势 - 2024年北京汽车与交通产业产值超过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 [1] - 2024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6] - 北京顺义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50家,产值规模近千亿元 [6] 理想汽车技术突破 - 理想汽车自研智能制造体系,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100% [1] - 星环OS系统在120km/h高速测试中,AEB刹停距离缩短7米,响应速度提升1倍,稳定性提高5倍 [2] - 星环OS开源后首月吸引数十家企业接入,节省研发成本超百亿元 [2] - 理想汽车与本土供应商孔辉、保隆合作,实现智能空气悬架自主研发并大规模量产 [3] - Li-MOS智能制造系统指挥663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全周期管理 [5] 小米汽车技术进展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700多个机器人高效运转,建成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压铸生产线 [1] - 小米自研X-Eye检测系统质检准确率超过99.9% [5] - 小米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量产自研压铸材料和自研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的汽车厂商 [5] 区域产业布局 - 北京整车生产布局在6个主要区域,2024年在京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3% [6] - 北京顺义区集聚4家整车企业、7家研发中心,240平方公里纳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6] - 加快建设2500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6] 产学研合作 - 小米与北京市政府成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联合基金,重点突破新能源智能汽车与AI关键技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