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AI行业从基座大模型研发转向智能体赛道成为共识[1] - 资本投资逻辑明显转向应用层 大模型领域仅智谱获得新融资[1][6] - 行业下半年破局关键在于B端和G端市场深耕 需构建垂直领域差异化壁垒[1] 技术路线 - DeepSeek通过R1和V3占据基础设施市场 创业公司放弃超大参数模型开发[2] - MiniMax推出支持100万上下文的M1模型 性能达DeepSeek R1的8倍[2] - 月之暗面开源Kimi-Dev-72B编程模型 在SWE-bench上性能提升60.4%[2] - 智谱开源32B/9B系列GLM模型 推理模型性能媲美DeepSeek R1[2] - 阶跃星辰重点布局多模态 发布3D大模型Step1X-3D[3] - 零一万物转型"模型操作系统"平台 百川智能聚焦医疗AI赛道[3] 智能体发展 - Manus爆红后智能体成为行业标配 主要厂商均推出相关产品[3] - 阶跃星辰将智能终端Agent作为技术落地核心突破点[4] - 智谱推出对标DeepSeek和Manus的AutoGLM沉思智能体[4] - MiniMax发布通用智能体和视频创作智能体[4] - 月之暗面开始测试Kimi-Researcher智能体[4] 融资与估值 - 智谱2025年累计融资超20亿元 估值达360亿元[6] - "AI六小虎"其他五家最新融资信息均停留在2024年[6] - 智谱已启动IPO流程 提交上市辅导备案[8] - MiniMax内部有上市计划但处于初步筹备阶段[8] 商业化进展 - 智谱GLM大模型平台服务近百万企业开发者 覆盖20多个行业[9] - 零一万物2025年收入已超2024全年营收 获数笔大额订单[9] - 百川智能发布全球首个儿科大模型"福棠·百川"[10] - MiniMax旗下Talkie全球MAU排名第9 开放平台注册企业客户超5万[10] - 阶跃星辰聚焦智能体业务 与OPPO/吉利等合作终端场景应用[10] - 月之暗面测试打赏功能和企业API 未公布商业化数据[11] 投资特征 - 2025年AI应用投资单笔金额减小 总额下降但更趋理性[7] - 资本转向AI应用/消费者应用/基础设施创新 不再投入基座模型[7] - Canva平台AI生成124亿字文案/14亿张图像 完成33亿次AI抠图[7] - 千里科技开发"Agent OS"智能座舱系统 与阶跃星辰合作[7] 下半年展望 - 技术投入重点在模型性能/效率/成本优化[12] - 商业化聚焦B端/G端垂直领域 需构建差异化护城河[12] - C端用户规模扩张将成为核心战略 影响估值和变现模式[12]
「AI新世代」DeepSeek风暴下纯技术融资窗口关闭?AI独角兽2025年中场战报:资本实力分野谁能挺进下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