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氪 | 一季度狂揽50亿刀,替尔泊肽凭什么成为减肥顶流?
礼来礼来(US:LLY) 36氪·2025-06-25 17:48

核心观点 - 礼来替尔泊肽凭借降糖和减重两项适应症在2025Q1实现收入50亿美元,占公司同期收入的39%,同比增速超过100% [1] - 替尔泊肽自2022年5月获批上市以来驱动礼来股价涨幅高达180% [1] - 替尔泊肽处方量增速远超司美格鲁肽,截至2025Q1礼来在美国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市场处方量占比达53.3%,超越诺和诺德 [3] - GLP-1类药物全球临床阶段管线达179个,未来竞争加剧将给替尔泊肽带来销售压力 [12] - 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和印度专利2026年失效后,仿制药价格冲击将影响替尔泊肽市场 [14] - 口服小分子和长效制剂研发趋势将对替尔泊肽注射给药方式形成挑战 [14][15] 替尔泊肽业绩高增长原因 - 患者认知:GLP-1类药物20年推广使患者对替尔泊肽接受度高 [5] - 药效优势:头对头试验显示替尔泊肽72周减重效果比司美格鲁肽多8公斤,主要终点数据全部占优 [5][8] - 平均减重率:替尔泊肽-20.2% vs 司美格鲁肽-13.7% [8] - ≥20%减重比例:替尔泊肽48.4% vs 司美格鲁肽27.3% [8] - 腰围减少:替尔泊肽-18.4cm vs 司美格鲁肽-13.0cm [8] - 渠道优势:礼来利用度拉糖肽积累的销售网络快速推广替尔泊肽 [9][10] - 营销策略:采用学术推广+保险覆盖+降价小瓶装组合拳提升渗透率 [10] - 需求外溢:承接司美格鲁肽产能不足导致的溢出需求 [11] 未来挑战 - 竞争格局:全球179个GLP-1临床管线中7个已提交上市申请,56个进入临床3期 [12][14] - 专利悬崖:司美格鲁肽2026年专利失效后仿制药价格或降至原研1/10 [14] - 技术迭代:安进MariTide月制剂52周减重20%,35个口服小分子管线进入临床 [15] - 给药方式:注射笔相比口服制剂在依从性上存在劣势 [14] 投资影响 - 礼来估值:2025Q1替尔泊肽收入占比39%,PE-TTM 66x预计2025年末降至37x [16] - 产业链机会: - 下游:恒瑞医药HRS9531进入临床3期,华东医药等多家中企布局GLP-1创新药 [17] - 中游:原料药企业订单激增,CDMO外包需求增长 [16] - 核心标的: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多肽企业受益产能优势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