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梅卡曼德机器人邵天兰:冲向具身智能终局的路上,我们先上桌了|牛白丁

公司发展历程 - 梅卡曼德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机器人的眼、手、脑技术,通过标准化产品适配广泛硬件形态,覆盖汽车、物流、重工等多个领域[2] - 公司连续四年市占率第一,成为全球"AI+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的独角兽企业[2] - 2017年初获得华创资本独家领投的Pre-A轮融资[2] - 经过8年发展,公司的高精度工业级3D相机和人工智能软件已广泛应用于物流和制造场景[5] 技术路线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机器人的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和决策能力,产品应用于上料、搬运、装配、切割、焊接、涂胶、质检等多个场景[5] - 采用标准化产品策略,通过十几个SKU覆盖绝大部分场景,最高精度可达0.2微米[21][22] - 不做机器人本体,而是适配几十个品牌、上千个不同机器人型号,专注于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23] - 当前处于L2阶段,L3技术已有很好进展,预计一年内会有初步应用[43]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从机械控制向人工智能化的转变,计算机背景人才大量涌入[7][8] - 当前行业热度类似2015年的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带来希望但存在泡沫和激进时间表[11][12] - 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约400万台,与制造业从业人数相比仍有巨大增长空间[35] - 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和物流行业可能不是主流形态,工业机器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35] 市场拓展策略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达50%,从2019年开始布局国际市场[28][29] - 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是为了应对高标准要求,倒逼产品升级[29]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中,大中华区收入占比约1/4-1/3,因此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30] 未来展望 - 预计10年内机器人将进入千家万户,但短期内3-5年进展可能不会太快[17][47] - 技术演进路径与自动驾驶类似,从L2逐步向更高阶段发展[44][57] - 公司采取"销售一代、改进一代、预研一代"的策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技术路线[59] - 在冲向具身智能终局的过程中,公司已具备上桌竞争的能力和位置[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