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放出了一个新的“大杀器”
小米集团小米集团(HK:01810) 36氪·2025-06-25 18:51

小米AI眼镜战略布局 - 公司即将发布AI眼镜产品,作为"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转移了公众对新车YU7的注意力[1][3] - AI眼镜被定位为比汽车更重要的战略产品,可能成为公司"人车家"生态的中枢入口[3][8] - 产品定价预计在1499-2499元区间,延续"科技平权"策略,与苹果Vision Pro形成差异化[10][12] 智能手机行业现状 - 全球手机出货量连续三年下滑,中国市场在补贴政策下实现3.3%-9%增长[5]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显示:小米出货量1330万台(同比+39.9%),市场份额18.6%跃居第一;苹果出货量980万台(同比-9%),份额降至13.7%[6] - 手机换机周期延长至28个月以上,高端市场面临华为和苹果双重挤压,Redmi系列受新势力围剿[5][6] 小米业务转型需求 - 手机业务收入占比降至83.3%,汽车与AI创新业务贡献186亿元新收入[6] - 公司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汽车起量慢且烧钱,大模型领域缺乏算法和算力优势[7] - AI眼镜承担从手机公司向AI生态公司转型的关键角色,是生态拼图的重要部分[8][14] 产品功能定位 - 主打功能主义:摄像头视觉识别+AI理解+语音反馈+随身操作,实现"零距离感"交互[20] - 设计为多终端协同中枢,解决手机控制家电需掏手机的痛点,增强车家联动[16][18] - 尝试重构设备主动理解场景的能力,从"控制生态"转向"生态配合人"[23] 行业挑战与突破方向 - 需解决三大核心问题:续航(当前竞品普遍4小时)、隐私(摄像头引发的社会接受度)、专属生态功能[26][28][30] - 产品成功关键在于培养用户依赖,需达到"像手机一样离不开"的使用频率[30] - 行业尚处教育用户阶段,参考智能手环从"无用"到"标配"的发展路径[21] 战略意义 - 标志着公司从智能设备制造商向"交互入口定义者"的转型尝试[33] - 若成功可能复刻手机业务"1999元"的里程碑时刻,重塑行业格局[31] - 本质是抢占AI时代的新入口,避免成为昙花一现的科技潮品[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