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金融创新 - 金融机构积极探寻绿色金融创新路径,齐鲁银行深入践行绿色金融理念,助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1] - 齐鲁银行创新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预设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挂钩,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1] - 关键绩效指标(KPI)覆盖能效提升、温室气体减排、废弃物减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确保企业行动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一致[1]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实践案例 - 齐鲁银行滨州分行为滨州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放以氢气回收利用量为关键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标志着公司在转型金融领域迈出重要一步[2] - 该企业为国内领先的NMP头部供应商,氢气回收利用与丙烯酰胺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的环己烷/二环己烷[2] - 贷款方案以2024年氢气回收使用量为基期值,设定1年观察期,若2025年度达标则利率下调5BP,不达标则不予优惠[2] - 齐鲁银行采取"总、分、支行三级联动"协作模式,深度剖析企业生产流程,挖掘绿色转型潜力,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2]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五大突破 - 指标创新:首次将"氢气回收利用量"与贷款利率挂钩,直接反映企业减碳成效[3] - 行业突破:针对化学原料制造行业精准发力,破解融资困局,实现金融"活水"向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的精准滴灌[3] - 机制创新:构建"绩效目标—利率挂钩"的市场化激励机制,让企业从减排中直接获得经济回报[3] - 管理创新:引入动态评估机制,通过定期跟踪、第三方验证等方式,确保资金使用与减排目标同频共振[3] - 生态创新: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减排,促进区域转型金融生态构建[3] 产品落地后的综合效益 - 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支持后加快生产工艺升级,预计年减排量可达2000吨二氧化碳,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4] - 该产品为滨州化工行业低碳转型提供示范案例,企业深化与比亚迪、江苏天奈等行业龙头的合作,带动区域产业链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齐鲁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400亿元,较年初增长64亿元,增速19%[4] - 齐鲁银行未来将继续深化转型金融创新,推动转型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更多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4]
齐鲁银行:创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助推化工行业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