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了,世界上首个聊天机器人在60年后重见天日,它对人类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
聊天机器人历史 - 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由约瑟夫·维森鲍姆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发明 [1] - Eliza的名字灵感来源于萧伯纳戏剧《卖花女》中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角色伊莱莎·杜立德 [1] - 原始Eliza程序采用MAD-SLIP语言编写,共420行代码,但后续被Lisp/BASIC等语言版本取代导致原始版本失传 [9][11] 技术原理 - Eliza通过关键词提取和句子重组实现对话,采用罗杰斯式治疗师的互动模式 [3] - 程序运行机制:用户输入→远端计算机分析→关键词重组→模棱两可的回复 [3] - 存在"教学模式"隐藏功能,允许用户添加新规则修改机器人行为 [11] 社会影响 - 早期测试者对Eliza产生情感依恋,认为其"善解人意",包括维森鲍姆秘书要求单独相处 [6] - 对话设计使人类产生"被理解"的错觉,实际为预设脚本的重复应答 [4][6] - 典型对话模式显示Eliza通过引导性提问延续对话,如"你可以举一个具体的示例吗" [5] 代码复原 - 2021年斯坦福与麻省理工团队发现原始代码打印稿,2024年完成修复并公开 [11] - 修复过程涉及清理代码、开发60年代计算机模拟器、补充缺失函数 [11] - 保留原始代码中数字输入导致崩溃的bug以维持文物真实性 [12] - 复原版本已在Github发布,包含代码和模拟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