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路线图”明确、虚拟资产全牌照落地,香港券商有望迎来新“钱途”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与市场动态 政策框架与监管升级 - 香港证监会要求只有持有"1号牌"且与持牌平台合作的机构才能开展虚拟资产相关业务 [1] -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明确监管框架和发展路线图 [9] - 监管采用"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附加虚拟资产业务条件和技术规范 [6] - 香港证监会推出"A-S-P-I-Re"路线图,涵盖准入、保障、产品、基础设施和关系五大维度 [9] 牌照发放与机构动态 - 截至6月24日,41家机构获批升级"1号牌",包括39家券商、1家银行和1家互联网公司 [6] - 11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准运营,包括OSL、Hashkey、PantherTrade、YAX等 [6][7] -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全牌照,可提供交易、意见及发行分销服务 [2][3] - 华泰证券国际、招商证券国际等中资券商正在筹备虚拟资产相关业务 [7][8] 市场反应与商业模式 - 港股券商板块集体暴动,国泰君安国际单日大涨200%,胜利证券盘中涨超160% [1][2] - 牌照升级驱动券商商业模式重构,转向"跨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3][4] - 跨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包含"清算枢纽"和"证券化引擎"两大支柱 [4] - 持牌券商需对接合规交易所,构建完整生态让投资者通过传统账户参与数字货币交易 [3] 内地与香港监管差异 - 内地对加密货币交易保持严格管控,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10] - 香港证监会禁止持牌机构向中国大陆居民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 [11] - 跨境监管差异为业务布局带来挑战,需严格区隔境内外市场 [11] 行业生态与发展前景 - 合规框架提升资产安全、交易品类扩展和托管规范 [9] - 现有合规平台在交易币种、资产类别和衍生品流动性方面仍有不足 [10] - 新政策将衍生品、ICO等纳入发展规划,推动合规生态完善 [10] - 更多中资券商可能入局,进一步完善市场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