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机器人板块生态圈扩容 - 优必选、地平线机器人、越疆等已构建龙头地位,卧安机器人、云迹科技、乐动机器人等内地企业加速冲刺港股IPO,埃斯顿、石头科技等A股公司推进A+H计划 [1] - 地平线机器人6月24日完成再融资46.74亿港元,优必选多次配股融资,行业呈现"高增长、高研发、暂未盈利"特点,上市后普遍启动再融资 [1][6] - 机器人企业面临"技术变现"核心命题,商业模式各异但需解决商业化落地问题 [1] 机器人企业密集赴港上市 - 2025年港股迎来机器人企业上市潮:斯坦德机器人6月23日提交申请,极智嘉6月22日通过聆讯,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等纷纷递交招股书 [2] - 已上市企业股价表现强劲:截至6月26日,优必选累计涨50.86%,地平线机器人涨83.06%,越疆涨141.56% [2] - 细分领域标杆涌现:地平线机器人实现智驾方案量产,优必选拥有全球最多人形机器人专利,越疆协作机器人产品组合全球最丰富,极智嘉连续6年全球AMR市场份额第一 [2] 赴港上市动因分析 - 宏观环境有利:全球投资者高度关注机器人行业,对产业未来持乐观预期 [3] - 港股规则改革: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为早期企业提供融资契机 [3] - 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港股兼具"走出去"与"引进来"功能,吸引不同类型投资者,互联互通机制引入内地资金支撑 [3][4] - 地缘政治因素:部分原计划赴美企业转向港股,规避潜在政策风险 [4] 再融资潮与行业特性 - 行业高研发投入:优必选2024年研发费用4.78亿元占营收40%,地平线机器人、越疆等同样保持高位 [5][6] - 典型融资案例:优必选上市14个月内4次配售累计20.68亿港元,地平线机器人6月配售募资46.74亿港元(20亿用于研发) [6][7] - 技术迭代压力: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成本占整机50%以上,国产供应链成熟度不足倒逼企业持续投入 [8] 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470亿美元增至2028年1080亿美元 [9] - 政策鼓励技术研发:各地政府通过产业基金、研发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9] - 盈利挑战仍存:核心技术研发成本高,市场培育需资源投入,企业普遍面临"营收高增长、利润深亏损"悖论 [10] 再融资对市场影响 - 投资者信心分化:频繁融资或引发对"失血"担忧,但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可增强长期信心 [10][11] - 资金使用透明度关键:明确研发投入与订单数据佐证,强化产业资本协同降低不确定性 [11] - 2025-2026年为行业关键窗口期:头部科技公司逐步实现盈亏平衡 [12]
港股机器人板块扩容高研发投入催生融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