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记者体验小米门店狂热营销,多地已现YU7转手订单

营销策略 - 小米YU7发布会现场采用"饥饿营销"策略,销售多次强调"晚了就没有车了"和"早下定早排产"等话术煽动消费者情绪 [1][2] - 营销分为三波:第一波强调限量3万辆准现车需抢购,第二波在售价公布后销售带头欢呼,第三波在试驾环节优先安排已下定客户 [4] - 公司设立准现车专区供抢购,但销售透露准现车难以抢到,建议直接定制新车 [9] 消费者反应 - 部分消费者对饥饿营销不满,表示需试驾后才决定购买,关注此前SU7智驾事故 [5] - 多地出现YU7转手订单,转让需过户并缴纳手续费,真正新车流向存疑 [6] - 去年SU7上市后出现退定争议,今年YU7在界面明确标注锁单后不退定金 [8] 销售数据与订单管理 - 公司宣称3万辆准现车10秒售罄,但大定量不等同最终销量 [6][8] - 支付定金后168小时内可修改配置,超时自动锁单且不退定金 [8] - 销售团队工作至凌晨,人均手持2台手机引导客户下定 [4][5] 行业影响 - 科技企业入局造车带来互联网饥饿营销思维,引发黄牛代抢现象 [9] - 该策略可能损害部分用户体验,情绪化消费冲击市场秩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