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六部分16条措施,涵盖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加强普惠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 [1] - 国务院2023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目标 [4] - 《实施方案》紧扣五年目标,强调坚持综合服务,从普惠金融服务、普惠信贷、普惠保险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4] 普惠金融发展历程与现状 -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余年来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 [3] -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9] - 金融机构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和外部激励约束不充分的问题,需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3]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目标 - 《实施方案》提出五年发展目标: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5] - 普惠金融服务目标包括保持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优化县乡网点布局 [5] - 普惠信贷目标包括保持贷款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健全成本可负担长效机制 [5] - 普惠保险目标包括提供质优价廉产品、改善理赔服务、为重点领域提供全面保障 [5] 金融机构差异化分工 - 政策性金融机构需强化普惠金融支持,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制定普惠金融战略并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 [8] - 地方中小银行需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开展特色化经营并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 [8] - 非银行金融机构需提高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可得性 [8] - 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分工明确、有序竞争的供给格局 [7] 普惠信贷体系优化 - 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本权重给予七五折至八五折优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9] - 《实施方案》要求保持有效增量信贷供给,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降低对抵押物依赖 [9] - 强化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重点满足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的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10] 普惠金融成功标准 - 成功普惠金融应在基础金融服务普及、经营主体融资便利、金融服务乡村发展有力等六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6] -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机构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