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百亿跨界电池项目,普利特转投10亿布局人形机器人材料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放弃102亿元跨界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项目,回归高分子新材料主业[1] - 终止原因是新能源行业宏观环境变化及战略方向优化,项目未开展实质性建设[1] - 同时宣布投资10亿元建设改性塑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年产能40万吨[3] 电池业务情况 - 2022年8月以11.41亿元收购海四达进入锂电池领域,产品应用于电动工具、智能家电等领域[2] - 锂电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2024年全球锂电池组均价降至115美元/千瓦时,同比下跌20%[2] - 钠离子电池成本从2023年0.8元/Wh快速降至约0.45元/Wh[2] 改性塑料业务 - 改性塑料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行业,2023年中国产量达2975.5万吨,同比增长4.77%[4] - 2024年改性化率提升至近30%,行业处于国产替代攻坚期[4] - 公司在全球拥有6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50万吨,目前产能处于满产状态[5] 新项目布局 - 华南基地一期生产汽车线改性塑料,二期布局人形机器人用高端材料[3] - 选择南沙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辐射华南市场及开拓新客户[6] - 人形机器人赛道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50%[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19.34亿元(同比-0.68%),净利润1.09亿元(同比+38.9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亿元(同比+308.68%),合同负债1.35亿元(同比+48.5%)[7] - 截至6月30日总市值118.24亿元,股价报10.63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