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AI眼镜,就这?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具备耳机、拍摄、AI交互功能[1] - 产品开售12小时京东销量突破1万台,电致变色款3分钟售罄[1] - 标准版售价1999元,电致变色款2699-2999元,硬件成本约1300元人民币[5][7] - 北京多家小米之家门店反映产品热度高,部分门店24小时售出6台[3] 产品功能与技术参数 - 支持近视验光配镜,配备摄像头实现第一人称视角拍摄[5] - 接入"超级小爱"AI助手,支持连续对话和智能家居控制[1] - 采用低功耗双芯片设计,续航8.6小时,重量40克[10][12] - 对标Meta Ray-Ban产品,宣称更适合亚洲人佩戴且续航更长[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Meta Ray-Ban全球出货量超180万台[5] - 2024年1-5月中国智能眼镜零售销量约30万副,预计全年增长超130%[19] - 国内AI眼镜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先发壁垒[23] - 主要竞争者包括华为、李未可、雷鸟创新等品牌[23] 市场反馈与用户评价 - 产品被部分用户认为重量偏大,长时间佩戴不适[8][10] - 功能被评价为"有用但不多",缺乏明确使用场景[12][18] - 目标用户主要为科技发烧友和有拍摄需求的群体[18] - 部分行业观点认为产品更像具备社交属性的"玩具"[18]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小米入局被视为推动AI眼镜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关键一步[23] - 公司展示一季度业绩强势,体现生态链整合能力[20] - 行业期待通过迭代解决重量、续航、佩戴舒适度等核心痛点[24] - 潜在细分市场包括视障人群辅助工具等垂直应用[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