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积极发挥民企在基础研究的“出题人”作用
联合基金的设立与运作模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于6月30日设立,民营企业以"出题人"身份出资并提出研究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搭建平台寻找科研机构和人员"答题"[1] - 联合基金旨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动能,是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国家基础研究的重要体现[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源于中央预算拨款,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投入资金开展联合资助[1] 民营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 - 华为、腾讯等民营企业在2024年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更多企业表示持续加大投入是必然选择[2] - 华为每年将20%的研发经费投向基础研究,即使短期不见回报[2] - 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并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 产学研深度融合 - 民营企业研发资金充裕但自身力量有限,科研机构存在成果转化不足的问题,联合基金旨在建立有效衔接机制[3] - 联合基金通过利益相关机制吸引科技资源和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民营企业源头创新能力[3] - 除联合基金外,还有更多产学研结合途径有待探索[3] 市场化运作与契约原则 - 联合基金运作需遵守市场化原则和"契约"精神,避免传统领域的利益纠葛[4] - 出资方、平台方和受托方如违反契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出资不到位、审查不严、以次充好等行为都将被追责[5] - 市场化要求是联合基金运作的重要指针,"出题人"需检查进展,"答题人"需交出合格答卷,平台方也需尽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