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高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AI才是正解……
高盛高盛(US:GS) 搜狐财经·2025-07-02 10:37

美国制造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多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行业持续疲软 [4] - 2025年4月美国制造耐用品新订单环比下降6.3%,创近三年最大跌幅 [6] - 新增制造业岗位集中在服务型制造,而非重工业回迁,铁锈地带振兴未达预期 [6] 关税政策的局限性 - 关税无法解决美国制造业根本矛盾,包括技术落后和效率低下 [2] - 海外生产成本仍远低于美国本土,进口替代仅能微调成本差距 [6] - 高盛估计关税政策可能使美国GDP下降数千亿美元 [9] 技术创新的关键作用 - 机器人技术和生成式AI是扭转制造业生产率停滞的核心催化剂 [2] - 技术创新可为美国GDP带来几万亿美元增量,远超关税保护效果 [9] - AI和机器人应用案例:亚马逊仓储物流机器人提升搬运效率,百事公司用AI优化农业决策,利乐公司通过AI预测市场需求 [11] 中美制造业技术竞争格局 -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名员工322台(2021年),超越美国的274台 [11] - 中国过去十年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计划投入1万亿元人民币发展机器人及AI [13] - 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线自动化率95%,华为、比亚迪等企业普遍采用AI质检系统 [15] 美国技术应用瓶颈 - 仅46%美国工厂多场景应用AI,低于全球平均(62%)和中国(77%) [16] - 美国智能制造以GE、波音等企业试点为主,缺乏平台化生态和中小企业渗透能力 [13][16] - 《芯片与科学法案》补贴力度不及中国产业基金和地方配套政策 [16] 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 - 工业互联网底层协议、协作机器人柔性部署、自动驾驶物流等成为竞争前沿 [17] - 全球约3亿工作岗位可能受AI与自动化冲击,需培养"新工匠"驾驭智能工具 [19] - 职业教育体系需重构,聚焦设备维护、校准、数据分析等高技能岗位 [22] 政策工具与评估方法 - 需建立可视化工具模拟关税、研发补贴、教育投资等政策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24] - 德国工业4.0工厂、日本智能制造联盟、中国灯塔工厂等案例显示政策协同重要性 [19] - 技术深化和组织升级是突破效率困局的根本路径,而非贸易保护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