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同时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冲刺科创板,其中摩尔线程拟募集资金8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摩尔线程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因其业务与英伟达高度相似,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2] - 公司高管团队多名成员出自英伟达,包括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2] 行业背景 - 地缘政治变化和科创板注册制催生半导体国产替代2.0时代,摩尔线程成立于这一节点 [2] - AI算力需求爆发与美国芯片管制刺激国产GPU站上风口 [1] - 全球GPU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36119.74亿元,中国占比将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2029年的37.8%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14.92亿元 [1][7] - 营收从2022年的4608.8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38亿元 [6] - 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到70.71%,高于同行海光信息、寒武纪和景嘉微 [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和13.59亿元,占营收比例逐年下降但仍较高 [7]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芯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3] 技术实力 - 产品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 [5] - 构建MUSA架构,具备与国际主流GPU生态的兼容性 [6] - 承认与英伟达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等方面存在差距 [6] 市场前景 - AI基础设施投资转向理性,更关注产品落地和商业化能力 [4] - 国产GPU通用性更强但面临与寒武纪的强竞争关系,在训练场景仍无法与英伟达甚至华为相比 [8] - 盈利前景主要依靠政策驱动,需突破制程和生态限制并在推理应用场景实现大范围商用 [4][8] 风险因素 - 2023年10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采购美国原材料和使用美国技术产生限制 [7] - 人工智能投资热潮降温,同期申请上市的AI芯片厂商不止一家 [4]
「寻芯记」“中国版英伟达” 闯关科创板!摩尔线程三年亏损50亿元,能否再现寒武纪式股价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