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大决策投顾:引领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力量

深海科技产业概述 - 深海科技处于"政策定调→技术突破→产业放量"黄金周期,类比2024年低空经济的政策驱动初级阶段,业绩支撑性更强且属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1] - 深海科技具备资源、军事、科研、经济四维战略价值: - 资源维度:全球70%重大油气发现来自水深1000+米水域,深海稀土储量或达陆地800倍,生物基因资源在医药环保领域前景广阔 [2][4] - 军事维度:中俄美日加速深海军事化部署,美国正将深海打造为第六维战场 [2][4] - 科研维度:深海是研究生命起源、地质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当前探索仍处初级阶段 [2] - 经济维度: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同比+5.9%),深海科技为核心驱动力 [3][4] 政策与产业动态 - 深海科技首次列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强海洋经济顶层设计 [4] - 2024年海洋油气业产值2542亿元(同比+5.8%),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8.7% [12]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基础材料需满足高强度、耐腐蚀特性,核心部件依赖高精度惯性导航+声学信标(GPS不可用) [6] - 能源系统采用半固态/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方案 [6] 中游 - 装备制造以水下机器人(UUV)为主,2023年全球UUV市场570亿元,预计2028年达850亿元(CAGR 8.32%),中国市场2021-2023年CAGR达27% [10] - 国产机械臂在耐高压密封寿命、多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与国际存在差距 [6] 下游 - 资源开发:南海深水区远景资源量240-300亿万吨油当量,天然气水合物744亿吨油当量 [12] - 海洋养殖:2023年渔业总产值1.59万亿元(同比+4.5%),海水养殖占比65.2%仍有提升空间 [13] 细分领域 1. 水下作业装备:中国UUV市场2023年140亿元,头部企业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 [10] 2. 海工装备:全球周期上行,振华重工、中集集团等龙头受益政策驱动 [10] 3. 海上发电:漂浮式风电增量集中在系泊系统/浮式基础,光伏浮体结构可靠性待突破 [11] 4. 输配电设备:2025年海风柔直换流阀预计为国电南瑞/许继电气贡献5/1.5亿元收入 [11] 5. 深海资源开发:海洋油气持续增产,中国海油等企业为核心标的 [12][14] 6. 海洋养殖:头部饲料企业通过技术优势抢占深远海养殖市场 [13] 投资逻辑与标的 - 核心标的:中天科技(海缆)、东方电缆(动态缆)、中国船舶(UUV)、中国海油(油气开发)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