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消费 | 年轻人都在为什么而买单?品牌该如何应对?

年轻人消费心理的核心 - 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追求个性化同时形成新的"大流"现象,小众文化如汉服、洛丽塔等风格普及化[3] - 洛丽塔文化圈消费行为与社群高度关联,价格跨度从39元到高端定制,设计舍弃功能性纯粹追求视觉效果[3] - 情绪消费暴涨,耐克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和宠物服装产品线建立情感连接,阿迪达斯快速跟进引发消费者质疑[4] 情绪品牌成功案例 - 泡泡玛特通过赋予产品"人格"实现全球化扩张,IP形象如Molly、ZISIGA具有故事性,消费者愿为溢价买单[5] - Jellycat切入送礼场景推出结婚装扮、生日主题产品,奥特曼和火影忍者卡牌游戏稀缺卡片高溢价[5] - 老一代消费者注重实用性、性价比和耐用性,00后对品牌忠诚度低更注重产品本身吸引力[5] 品牌营销策略转型 - 王尔德花店通过跨界合作推出限定花束改变传统认知,儿童节演变成全年龄段消费节点[6] - 小红书和抖音成为重要消费者洞察渠道,品牌需从用户痛点出发设计完整体验路径[6] - 品牌面临维持"人格统一性"难题,需在快速迭代的审美需求中重新定义统一性[6] 情绪消费市场洞察 - 传统品牌统一性概念被重新定义,持续用户导向构成品牌灵魂核心[8] - lizlisa从姬系公主风格转型为"地雷系"风格,体现对市场动向的灵活应变[8] - 品牌应采用开放灵活方式表达灵魂,将个人IP升级为品牌IP建立情感连接[9] 消费群体差异 - 老一辈消费者视品牌为工具看重实用性,年轻人视品牌为身份标签愿为情绪价值买单[11] - 情绪品牌成功要素包括个性化产品、网红属性和情绪价值[11] - 社会情绪捕捉需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和节假日角度出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