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死磕特朗普的底层逻辑:钱可以少赚,但不能打碎圣人梦
法案通过与行业影响 - "大而美法案"突破立法程序最后关卡 距离生效仅一步之遥[1] - 法案包含削减电动车购置补贴和限制清洁能源项目财政支持的条款[3] - 特斯拉2025年首季度营收同比萎缩9.2% 净利润暴跌70%[5] 新能源产业冲击 - 补贴退坡将直接冲击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5]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 低油价本就制约电动车接受度[5] - 多国市场因政治立场发起抵制 进一步加剧特斯拉销售困境[5] 企业战略联动机制 - 特斯拉盈利为SpaceX提供研发资金 股权质押支持星舰项目现金流[7] - 电动车市场萎缩可能打断SpaceX资本链 威胁火星殖民计划融资[7] - 航天产业长周期特性依赖持续现金流 资金链断裂风险可能导致项目搁浅[7] 商业与政治冲突 - 政策转向被视为对马斯克商业帝国的"釜底抽薪"[9] - 法案未兑现支持马斯克实现理想的竞选承诺 反而削减关键支持[9] - 冲突本质是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的碰撞 涉及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执念[9] 行业未来影响 - 补贴退坡可能导致特斯拉股价持续承压[11] - 政策变化威胁马斯克两大愿景:清洁能源转型和太空文明基础设施[11] - 冲突已演变为关乎人类未来图景的意识形态之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