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市场表现 - Circle(CRCL)股价在12个交易日内飙升750%,从发行价31美元涨至近299美元,市值一度逼近60亿美元 [1] - 市场情绪被点燃源于美国参议院以68:30通过《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1:1持有美元、93天以内的短期美债或等价流动资产 [1] - 稳定币赛道始于2014年BitUSD,随后USDT、USDC等产品将"数字美元"概念推向主流 [1] 稳定币特性与功能 - 稳定币是锚定法币或其他资产、力求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作为数字化交付工具可全球无障碍流通 [1] - 持有USDT或USDC相当于拥有"全球通用的数字美元",可随时兑换法币或其他加密资产 [1] - 兼具美元稳定性和微信红包便捷性,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显著提升 [2] 美国政策转变动因 - 美国政府此前担忧区块链技术会颠覆现有金融霸权体系,削弱SWIFT等核心基础设施的监管功能 [2] - 现实压力包括科技优势被中国追赶(5G/量子计算/AI)、制造业空心化加剧、美债突破36万亿美元且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 [3][4] - 资本外流至比特币等虚拟资产(5月美国比特币ETF吸引90亿美元流入)加速政策调整 [4] 稳定币战略定位 - 成为美国在数字时代稳住金融霸权的"最后抓手",防止资金彻底脱离美元体系 [6] - 通过"美元上链"重塑全球数字流动性,遏制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从85%降至60%的趋势 [7] - 法案强制稳定币锚定美国短期国债,实质是为美债寻找新买家缓解债务压力 [7] 稳定币潜在影响 - 可能成为新型"金融武器",加剧全球资本潮汐效应(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导致新兴市场资金剧烈波动) [8] - 若监管松动允许美债循环抵押,可能引发美元信用危机(目前禁止同一批美债反复发币) [14][15] - 当前2500亿美元稳定币规模对36万亿美债存量贡献有限,且期限错配无法解决中长期资金需求 [10][11] 稳定币局限性 - 依赖美元信用背书,无法对冲美元贬值风险或美债违约风险 [12] - GENIUS法案禁止支付利息削弱吸引力,新增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增量贡献仅5-6亿美元/千美元比特币涨幅 [10] - 短期流动性补充作用与债务结构性矛盾存在根本性错位 [11][13]
特朗普的最后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