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持续扩张、三度递表,同仁堂医养欲通过IPO还债?

公司概况 - 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并更名,若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第四家上市公司[1] - 按2024年总门诊及住院人次计,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按医疗服务总收入计排名第二,市场份额0.2%,占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总规模的46.5%[1] - 公司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均为营利性)、1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均为非营利性),业务覆盖线上线下多渠道[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年内利润从-923.3万元扭亏为4263.4万元、4619.7万元[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5.7%、18.9%、18.9%,净利率分别为-1.0%、3.7%、3.9%,盈利能力有待提升[6] - 2024年资产净值7.07亿元,商誉达2.63亿元占净资产37%,超出市场普遍认为30%的安全范围[7] 收购驱动增长 - 2022年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及国药馆各65%股权后扭亏为盈,2022-2024年两家公司贡献收入占比21.9%、31.2%、31.8%,毛利占比44.8%、44.6%、41.3%[4] - 2024年收购上海承志堂(70%股权)和上海中和堂(60%股权),推动2025年前4个月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4] - 总就诊人次从2022年130万增至2024年300万,复合增长率51.9%;会员人数从2022年底43.6万增至2024年底74.0万,复合增长率30.2%[4] 负债与融资 - 负债率从2021年不足10%攀升至2024年45.2%,2022-2024年维持在40%左右[7] - 将收购企业股权质押给银行,截至2024年4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结余1.42亿元[7] - 计划通过IPO募资用于扩充医疗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8] 行业竞争 - 中国非公立中医院数量从2019年2525家增至2024年3614家,市场竞争加剧[9] - 公司依托"同仁堂"品牌优势,2024年推广费占比0.2%显著低于行业0.5%-2.0%平均水平[9] - 计划2029年底前收购5家营利性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北京、长三角、华中、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