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广州开发区整合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科技企业 [1] - 发放"算力券"强化算力基础设施供给,发放"模型券"打造"百模千品"产业生态,发放"场景券"推动场景应用示范,发放"数据券"完善数据要素支撑体系 [4] - 鼓励企业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推进数据资源资产化与应用创新,支持数据资产确权、交易 [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现状 - 广州开发区集聚人工智能重点企业219家,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智能算力供给近10000P [5] - 孵化了30余个行业垂直模型,开放了133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5] - 杰创智能科技围绕公共安全领域打造机器人产品,已在黄埔区试验田进行场景摸索,相关产品去年年底正式商用并在国企、学校、医院等单位有交付案例 [5] 电力领域人工智能应用 - 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在电力领域专业数据建设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数据量达PB级,高质量数据达数百TB量级 [4] - 面向电力行业核心领域建成300多个AI+应用场景,研发1000多种算法 [4] - 成立国内首个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生态伙伴已接近100家 [4]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广州开发区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近300亿元 [10] - 集聚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等大院强所及粤芯、新锐光等优势企业 [10] - 政策引导集成电路全链条发展,鼓励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10] 新型显示产业现状 - 新型显示产业是广州开发区支柱产业,2024年产值超1500亿元,面板产能占广州市超76% [10] - 集聚华星光电、视源、创维等龙头企业,获批2个显示领域"国字号"创新中心 [10] - 政策支持打造印刷显示产业发展生态圈,强化重大平台技术支撑和产业配套能力 [11] 金融与科研支持 - 广州开发区风投创投机构累计超900家,资金管理规模超2700亿元 [11] - 落地AIC试点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超120亿元,为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提供5亿元股权融资支持 [11] - 聚集各类科研机构1429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上市高企58家,研发投入强度达6.81% [11]
设立50亿母基金,广州开发区强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