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爆款单品时代来临 ETF品种多点开花

境内ETF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境内ETF总规模首度突破4万亿元大关,由年初的3.73万亿元增至年中的4.31万亿元,新增规模5800多亿元 [1]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成为增量规模贡献前三的公募机构,增量规模分别为928.32亿元、648.66亿元、513.71亿元 [1] - 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等8家公募机构上半年ETF新增管理规模在2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工银瑞信基金、天弘基金等10家新增规模在5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 [2] 热门赛道及爆款产品 - 黄金、港股互联网、机器人、基准做市信用债等多个热门赛道涌现出代表性ETF单品,吸金效果不输核心宽基产品 [1] - 华安黄金ETF和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上半年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高达311.47亿元和257.27亿元,年中规模分别达到598.23亿元和479.17亿元 [3] - 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表现亮眼,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旗下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年中规模均超过200亿元,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等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年中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4] 基金管理人表现 - 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等旗下ETF管理规模上半年增速较快,年中排名相比年初均有提升 [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与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与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分别为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贡献了70%以上的ETF规模增量 [5]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等大厂上半年的ETF规模增量来源多样,核心宽基ETF、行业主题ETF以及债券型ETF等多类品种均有贡献 [6]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国资、保险两大机构投资者是2023年以来ETF乃至整个公募基金市场最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如此 [7] - 在避险及绝对收益目标驱动下,个人投资者的多元资产配置意识及需求明显增加,美股、债券、黄金ETF等A股弱相关资产标的持仓市值大幅增加 [7] - ETF基金管理人或将业务战略重心由品牌宣传转向规模落地,头部公司可侧重于创新潜力产品的布局和培育,中型公司围绕核心产品进行全天候持续营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