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部分消费者质疑小米YU7“偷改配置”

小米YU7订单与交付问题 - 小米YU7自6月26日开售后订单火爆,但部分消费者反映标准版和Pro版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与宣传不符,实际仅Max版具备该功能,公司回应称系"配置表文案错误"[1] - 小米汽车App显示YU7交付周期大幅延长,标准版需58-61周,Pro版需51-54周,Max版需39-42周,最快提车需等待9个月以上[2][3] - 公司宣布7月6日至7日限时开放非准现车订单改配,但改配后需重新排队并计算交付周期[2] 消费者反应与订单流失风险 - 部分消费者因交付周期过长考虑转单,担忧明年提车需承担购置税(最高3万元),已有用户要求退定金或补偿购置税[3][5] - 门店反馈二期工厂投产后月产能可达3万-5万辆,但当前无法保证明年提车用户的购置税补偿[4] - 销售人员称线上订单用户对交付周期信息获取不充分,导致后续纠纷[4] 竞争对手市场策略 - 蔚来、极氪、智界等车企推出"兜底报销"政策,承诺补偿小米YU7的5000元定金以吸引转单用户,智界R7针对转单用户优惠可达2.5万元[3] - 公司董事长雷军回应称不认可同行截单行为,强调将提升产能,但承认当前订单排队量庞大[3] 政策与成本影响 - 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额度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减半征收不超过1.5万元,延迟提车可能导致用户额外支出1万多元成本[5] - 行业专家认为若企业已提前告知交付风险则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需面对订单流失后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