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轻人的生活圈,能盘活商业地产吗?
小米集团小米集团(HK:01810) 虎嗅·2025-07-04 08:15

空间内容化转型 - 硬件溢价失效背景下,"情绪价值生产"能力成为商业地产新货币 [1] - 新型社区注重社交场景和人际链接性,区别于传统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硬件堆砌模式 [4][5] - 数字游民社区、艺术科技主题聚落等创新形态为商业地产提供新思路,通过内容创造情绪价值连接孤岛化个体 [7] 商业模式重构 - 商业物业租金低于住宅租金,写字楼/商铺出租附带经营资质,房东面临"给钱就租"困境 [10] - 运营能力成为核心,头部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龙湖冠寓推"799元全国住7天"套餐,乐乎公寓动态调节长短租比例实现98%淡季出租率 [15] - 社群运营成为标配,华润有巢通过市集和主理人机制构建社交生态,自如延伸装修家政产业链服务 [15] 用户需求演变 - 经济下行暴露硬件升级局限,年轻人对高溢价租金的妥协底价仅比周边高几百至千元 [5] - 反向路径兴起:居住功能简化为睡眠需求,消费场景前置化(如社区酒馆跳海将公寓配套酒吧)提升商业化机会 [13] - 心理账户转移现象显现,用户对居住的预期转向非物理属性(如小米汽车热销反映情绪价值权重上升) [14] 行业竞争格局 - 仲量联行预测2025年为长租公寓入市黄金期,估值触底叠加借贷成本降低 [15] - 870万套保障房年底落地将推动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租金差价模式向价值创造转型 [16] - 成功案例包括百瑞纪三线城市项目通过共享摩托车点和商业清单服务,两月内出租率提升至95% [15] 创新实践探索 - 闲置空间改造涌现新形态:收费自习室、咖啡馆及oladao社区"捡厨"活动尝试吃住结合商业化 [11][15] - 非标物业运营突破传统,深圳南头古城等项目验证"消费-服务-居住"心理链路可行性 [13] - 美丽乡村建设遗留大量闲置优质物业,需通过内容运营激活(如城市公园市场化商业运营尝试)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