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贸易谈判进展 - 欧美贸易谈判陷入僵持,90天缓征期将于7月9日结束,欧盟寻求在期限内达成原则性协议或延长谈判期[1] - 欧盟内部对谈判策略存在分歧,部分国家希望尽快达成协议,部分国家倾向采取强硬反制措施[1][9] - 欧盟谈判代表表示即将达成一项原则性技术性协议,周末将继续会谈[2] - 若无法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欧盟将争取延长美国暂缓加征关税的期限[2] 欧盟应对策略 - 欧盟车企推动"抵免机制",通过增加在美投资换取关税减免,德国总理默茨支持该机制[2] - 欧盟委员会尚未核可汽车行业抵免机制,担心导致生产和投资转出欧洲[3] - 欧盟已通过首轮反制措施,针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至多50%关税,推迟至7月14日生效[10] - 欧盟第二轮反制措施规模从950亿欧元缩减至720亿欧元[10] 美国关税威胁 - 美国威胁对欧盟农产品征收17%关税,此前已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普遍关税[8] - 美国目前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8] - 美国考虑将关税扩大到木材、航空零部件、药品、芯片和关键矿产等领域[8] 行业影响 - 欧洲汽车制造商股价普跌,泛欧股指斯托克600汽车板块收跌逾1.3%[4] - 阿斯顿马丁跌近3.5%,法拉利跌近2.2%,Stellantis跌逾1.9%,沃尔沃跌逾1.7%[7] - 大众、奔驰、宝马分别跌1.6%、近0.9%和逾0.6%[7] 潜在协议内容 - 欧盟愿接受美方对大部分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统一关税,但关键领域希望实行较低税率[8] - 欧盟推动美方设定配额或给予豁免,实质性降低对汽车和钢铝关税[8] - 初步协议可能是简短且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双方还就非关税壁垒、数字贸易等达成协议[9]
“大限”前欧美谈判僵持 美国威胁农产品征税 欧盟两手准备 车企寻求关税“抵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