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小鹏G7正式上市推出3款车型,起售价19.58万元,顶配Ultra版本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2250+TOPS,售价未突破23万元 [2] - 相较于对标车型特斯拉Model Y,G7以近乎三分之二的价格、几倍的硬件算力和豪华配置进入市场 [2] - 外界原本预计G7售价难低于25万元,但公司选择将价格压进"走量区间",打破市场预期 [2] - G7的Ultra版本预计将占整体订单量超60%的稳态水平 [12] - 公司加推602公里续航版本,起售价19.58万元,以满足市场对更具冲击力价格的需求 [11] 技术配置与合作 - G7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为整车智能化功能提供强算力支持 [6] - 与华为联合开发AR-HUD,是双方首次合作 [9][10] - 图灵芯片研发投入达大几十亿元 [21] - 公司未来仍将与英伟达等芯片公司保持合作 [21] - G7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两方面实现明显功能差异化 [6] 市场竞争与定位 - 小米YU7的入场改变了市场格局,其1小时内大定订单突破28.9万台 [4] - 公司从"高科技=高售价"转向着重打造"家庭SUV"概念 [4] - SUV产品线已完成20-30万元主力车型布局,G6面向实用科技型用户,G7面向中产科技型及家用场景,G9面向追求高级舒适体验用户 [16] -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公司认为"AI汽车"概念短期内无法带来足够销量 [4] 产能与交付 - G7已做好充足产能准备,将实现上市即交付 [23] - 公司具备每月大几千台的芯片后装能力 [17] 全球化战略 - 公司产品规划初期即考虑全球市场 [25] - 预计明年开始智驾全球化 [20] - 面向全球销售的汽车均支持硬件和软件OTA升级能力 [22] - 在欧洲市场,G6和G9已取得良好成绩 [16] 技术路线与未来规划 - 中长期将提升技术、组织、商业化、全球化四方面能力 [5][24] - 技术开发将从纵向深入转向纵横全域开发 [24] - L3级自动驾驶软件已开始部署,未来将看到L3硬件甚至L4硬软件体系 [20] - L4自动驾驶目前尚无可能性,需政策法规、硬件能力和软件能力三方面成熟 [27] - 未来AI座舱能力提升必须有单独算力,但不一定需要单独芯片 [28]
逃离AI叙事陷阱,小鹏G7打的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