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暴跌13.5%,连续两个季度两位数下滑 [1] - 欧洲市场5月新车注册量仅8729辆,同比锐减40.5%,市场份额跌至1.2% [1] - 中国市场二季度交付19.1万辆,环比增长10.98%,占全球产量47% [1] 资本市场反应 - 尽管销量下滑,财报公布当日股价逆势上涨5%,市值单日增加3450亿元 [1] - 投资者押注Robotaxi和全自动驾驶技术(FSD)的未来潜力 [1] - 公司完成全球首例全程无人遥控公共道路自动驾驶交付,Model Y实现30分钟跨区域运输 [2] 产品结构危机 - Model 3/Y占交付量97.3%,产品结构严重固化 [4] - Model S/X及Cybertruck仅贡献1.04万辆,同比腰斩50% [4] - Cybertruck投产以来召回8次,年产25万辆目标远未达成 [4] 技术监管与政治风险 - FSD在欧洲遭遇复杂监管,原定2025年欧洲落地计划受阻 [4] - 中国市场FSD推进缓慢,面临政策与技术双重障碍 [4] - CEO政治言论引发欧美消费者抵制,信任危机加剧 [5]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二季度中国交付12.9万辆,占全球销量34% [7] - 6月单月交付61,484辆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59% [7] - 上半年累计销量26.34万辆,同比下降5.4%,市占率从15%降至7.6% [7] 本土品牌冲击 - 比亚迪欧洲纯电销量超越公司,5月欧盟注册量同比飙升397% [5] - 极氪、小鹏等品牌推出800V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配置,智能座舱体验超越公司 [8] - 小米YU7对标Model Y,上市1小时订单28.9万单,直接分流用户 [8] 产业链与成本压力 - 上海超级工厂受益本土产业链红利,但价格战削弱成本优势 [8] - 本土品牌"五年0息"金融政策与公司看齐,部分Model 3车型涨价1万元削弱竞争力 [8] - 华为、小鹏智驾技术订阅价格更具优势,技术差距缩小 [8]
二季度全球销量下滑,中国成特斯拉唯一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