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监管“零容忍”持续加码!今年以来46家券商及员工领罚单,“一案双罚”全链条追责

监管处罚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7日,共有46家券商受到监管处罚,投行和经纪业务是违规高发领域,"一案双罚"(机构与员工同时受罚)成为显著特点 [1] - 多家券商收到不止一张罚单,中信证券及分支机构累计收到4张罚单,平安证券被出具3张罚单,五矿证券、浙商证券等7家券商收到2张罚单 [2] - 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因内控不完善被暂停办理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6个月,是上半年较重处罚案例 [3] 投行业务违规特点 - 违规行为包括尽职调查不充分、文件制作不严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历史项目追溯(最长追溯至11年前) [4] - 东吴证券因2014年紫鑫药业和2020年国美通讯项目违规被罚没1336.44万元,4名保代被警告并罚款 [4] - 监管渗透至投行全链条,3月28日6家券商因质控执行不到位、内控不规范等问题被集中开出9张罚单 [5] - 处罚对象扩展至分管高管、质控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华林证券前任高管朱文瑾虽已离职仍被追责 [6] 经纪业务违规类型 - 主要问题包括违规营销、代客操作、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缺失,中信证券两分公司因提供测评答案、返佣等被责令改正 [7] - 国海证券前员工蔡雨洋因代客理财(涉及2804.65万元交易)被罚款2万元 [7] - 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受严惩,湘财证券原总裁孙永祥因"老鼠仓"被罚没1842.29万元并实施5年市场禁入 [9] 分类评价新规调整 - 6月20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突出"打大打恶"导向,优化扣分机制 [10] - 新增对重大违规直接下调评价结果的条款,提高"资格罚"扣分分值,强化自律措施惩戒力度 [10][11] - 调整行政处罚扣分梯度,使其与其他扣分项保持均衡,旨在更有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