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以循环计划破局“内忧外患”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但动力电池产业面临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和回收市场乱象三大挑战[1] - 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预计达104万吨,2030年或将达350万吨[2] - 2024年我国镍、钴、锂对外依存度分别达86%、98%、70%,国际能源署预测2040年全球锂需求缺口达110%,镍缺口达24%[2] - 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求2027年钴、铜、铅、镍回收率达90%,锂达50%,成为行业技术门槛和市场准入生死线[2] - 国内电池回收企业达12万家,仅156家进入工信部白名单,超70%退役电池被黑作坊截留,其出价高出正规企业30%[3] 循环经济转型方案 - 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推出"全球能源循环计划",通过重塑价值链、产品再设计、重构商业模式和完善回收闭环推动转型[1][4] - 宁德时代"时代碳链"系统已完成800余款产品、500类物料的碳足迹追踪[4] - 产品再设计采用模块化和"易拆解优先"原则,开发更耐用、易回收的电池[4] - 商业模式转向共享服务,布局超1万个换电站网络,推进换电、电池银行等新模式[4] - 2024年公司回收13万吨废旧电池,生产1.7万吨锂盐,建成全球最大电池回收网络[5] 循环经济价值与全球化 - 循环经济模式下单块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预计提升30%~50%,电池制造碳足迹降低20%~30%[6] - 204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6] -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开创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技术标准为核心的"价值出海"新模式,增强国际合作与产业话语权[6] - 宁德时代将支持系统性研究电池循环经济转型路径,提供可复制的全球解决方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