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爆涨竟是IPO功劳,A股会刷副本吗?
我认识的老李就是典型。上半年盯着某新能源IPO打新,中签率0.8%没中,转头看股价一个月翻倍。后来改追ETP,结果发现那些号称"跟踪恒指"的产品, 实际持仓里早塞满了中东主权基金的定制标的。这就像参加蒙眼舞会,明明听见音乐响彻全场,抬脚却总踩不准节拍。 引子 看着港交所上半年1070亿港元的募资额,恒指20%的涨幅,还有排队等待上市的200家企业,我突然想起上周老张在茶室里捶胸顿足的样子。这位炒了十五 年股的老江湖,账户里的数字居然和三个月前一模一样。"明明每天都有涨停板,怎么就是抓不住?"他灌着普洱的嗓门震得玻璃杯直颤。这场景让我想起十 八年前第一次打开那个蓝色界面的下午——原来股市里最远的距离,是K线图和真实资金动向之间那道看不见的鸿沟。 一、流动性的狂欢与散户的孤独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近晒出的成绩单确实漂亮:1070亿港元募资额,42宗IPO,210只ETP产品日均400亿成交额。这些数字在财经新闻里滚烫得能煎鸡 蛋,但传到散户耳朵里往往就变成了"别人家的盛宴"。就像看着维港夜景的游客,明知道每盏灯火都代表一笔巨量资金流动,却找不到自己那艘摆渡的小 船。 二、解构资金流动的密码 十年前我参加某外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