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果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推出,随后2021年"南向通"和2023年"互换通"相继落地,成为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里程碑 [1] - 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境外投资者交投活跃 [1]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吸引超过70个国家与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 [2] 债券通的市场地位与数据表现 - 债券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首选渠道 [2]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 [2] - 2025年1月至5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累计达成现券交易约7.9万亿元 [2] - 截至5月末,北向互换通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累计成交超12000笔,名义本金总额约6.9万亿元 [2] 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与优势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30亿元 [3]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政府债务占GDP比率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4] - 中国在岸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相关性仅为0.1,成为优质分散投资标的 [4] - 在岸人民币债券年化波动率约1.3%,显著低于其他发达市场 [4] - 超30%的受访央行计划未来5年内增加人民币资产持有量 [5] 债券通优化措施与市场反应 - 2025年7月8日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7]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 [7]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2025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 [7] - 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中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占比升至全球第三 [7] 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增长潜力 - 美元兑人民币期货2025年上半年日均交易11.3万张,是2023年的3倍 [8] - 国际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占比仅约3%,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8] - 通过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渠道,全球投资者将更便捷把握中国增长机遇 [8]
债券通推出八年成绩斐然 中国债市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