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公司港股上市潮 - 极智嘉7月9日港交所上市 收盘价17.7港元/股 涨幅5 36% 成为最新一例机器人公司港股上市案例 [1] - 年内共有13家机器人公司申请或完成港股上市 其中6家于今年6月集中递交申请 [3] - 上市潮驱动因素包括港交所18C特专科技上市规则松绑 以及A+H股双重上市模式吸引企业 [1][3] 上市企业业务分类 - 工业移动机器人4家:极智嘉 仙工智能 斯坦德机器人 凯乐士 [3] - 工业机器人2家:埃斯顿 翼菲智能 [3] - 家庭/商业场景机器人4家:云迹科技 石头科技 乐动机器人 卧安机器人 [3] - 零部件厂商2家:兆威机电 广和通 [3] - 具身智能体机器人1家:镁伽科技 [3] 财务表现 - 极智嘉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4 52亿元 21 43亿元 24 09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35亿元 [4][5] - 仙工智能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35 7% 累计亏损1 2亿元 斯坦德机器人亏损2 73亿元 凯乐士亏损6 3亿元 [5] - 埃斯顿2024年收入40 1亿元(同比下降6亿元) 单年亏损8亿元 [5] - 云迹科技三年亏损8亿元 乐动机器人亏损2亿元 卧安机器人亏损1亿元 [5] - 镁伽科技三年亏损22 8亿元 石头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CR4仅23 5% 格局分散 [8] - 中国移动机器人2023年AMR销量翻倍 2024年增速骤降至10 64% [8] - 工业机器人全球厂商超3000家 CR5市占率28 7% 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仅增3 9% [9] - 价格战导致埃斯顿毛利率从2022年32 9%降至2024年28 3% [9] 融资与经营压力 - 极智嘉流动负债98 3亿元远超流动资产32 1亿元 凯乐士/云迹科技/镁伽科技同样存在流动负债高于资产问题 [6] - 一级市场融资放缓:极智嘉2022年后未融资 仙工智能2023-2024年融资空档 凯乐士2022年后未融资 [7] - 家庭/商业机器人融资停滞:云迹科技2021年后未融资 乐动机器人2022年后未融资 卧安机器人2023年起未融资 [7] 业务拓展方向 - 服务机器人企业如云迹科技正从酒店配送向商用清洁等场景延伸 [10] - 零部件厂商兆威机电 广和通借助人形机器人概念寻求估值提升 [10]
机器人赛道掀起港股上市潮!12家公司年内递交申请,多数仍陷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