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 - 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1] - 省财政厅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等,并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科技"创新券"补助等激励政策[4] - 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支持创建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每个最高给予1000万元经费支持[4] 技术创新 - 通过"揭榜制""组阁制""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支持机器人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卡脖子"问题[4] - 支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对2025年年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整机生产企业给予最高800万元奖补,核心零部件供应企业超过2000万元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6] 产业培育 -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培育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5] - 统筹中央资金对重点"小巨人"企业给予3年最高600万元支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5] - 支持培育机器人产业集群,引导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5] 市场应用 - 用足用好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工业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6] - 将机器人应用场景纳入"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每个最高给予200万元奖补,赋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6] 财金协同 - 综合采取贷款贴息、担保降费、风险补偿等政策工具,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7] - 强化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引领作用,集中支持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7] - 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资本投向机器人领域,对"投早、投小、投前沿"的社会资本给予政策倾斜[7]
科技“创新券”、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 山东财政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