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 -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成为全球首个为法币稳定币发放牌照的地区 [1] - 美国参议院同步推进稳定币法案,显示全球监管框架加速形成 [1] - 科技巨头快速响应:京东计划发行稳定币用于跨境支付,蚂蚁集团在香港和新加坡积极申请牌照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接入CIPS系统和数字人民币跨境通道的民营机构,持有237张支付牌照 [3] - 全国500万台POS机已完成升级,支持稳定币直接支付 [4] - 香港子公司已获MSO牌照,正在申请SVF牌照,预计最快2025年三季度获批 [5] 资本市场反应 - 宣布赴港上市后股价单日涨停,市场赋予"跨境支付龙二"称号 [6] - 2025年6月25日单日换手率达27.57%,股价35.04元较年初低点上涨超200% [14] - 市场预期若香港牌照落地,稳定币业务毛利率可达68%,2025年或贡献4亿收入 [1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57.59亿同比下滑2.96%,净利润3.51亿同比下降23.26% [9] - 2025年Q1净利润1.01亿同比腰斩,支付业务总交易额4.22万亿较2023年缩水3000亿 [10] - 扫码支付1.36万亿同比增长,但银行卡交易2.86万亿加速萎缩 [10] 市场竞争格局 - 支付行业前五大机构占据76.5%市场份额,公司仅占1.17% [10] - 跨境支付交易额492亿占总营收0.24%,境外收入290万占比微乎其微 [10] - SaaS服务新增1万家门店且交易额增65%,但科技业务整体收入仍下滑 [11] 股东行为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上半年两次减资,注册资本从8亿降至7.76亿 [13] - 股东孙浩然连续减持,计划清仓剩余2.45%股份 [13] - 港股上市申请已提交,估值逻辑基于2800万商户数据和100倍PE预期 [14]
拉卡拉要去香港上市,要起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