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计划 - 公司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充全球产能、投资收购、研发项目、提升服务能力及偿还贷款[1] - 当前A股市值171亿元,在递表企业中排名靠后,市场关注度有限[17] - 参考同规模A to H企业港股发行折扣水平,预计港股发行价较A股折扣可能超35%[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0.09亿元,同比下滑13.8%;净利润从2023年1.35亿元骤转为亏损8.10亿元,同比下滑700.1%,几乎吞噬2015年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9.31亿元[2][3]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263万元,同比增长93.43%,但扣非后仅416.7万元,盈利质量依赖非经常性损益[5][6]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2024年同比下降16.04%,毛利率从2022年31.7%降至27.6%;自动化核心部件毛利率从2023年35.0%降至33.8%[4][6] 债务与现金流 - 2024年末总负债82.48亿元,流动负债60.12亿元,货币资金11.81亿元;2025年一季度流动负债增至63.87亿元,货币资金13.48亿元,短债规模为货币资金的4.7倍[7][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4亿元,2025年一季度回升至4752万元,但相较流动负债仍显不足[9][10] - 港股IPO募资部分将用于偿还贷款,若发行遇挫将加剧资金链压力[10] 市场信心与估值 - 陆股通持股比例从2022年23.71%降至2025年6月30日2.21%,外资机构持续撤离[12][13] - 瑞银证券给予"卖出"评级,目标价10.30元,较当前股价19.30元近乎腰斩[15] - 2021年定增外资机构JP Morgan、Morgan Stanley等获配2.7亿元,当前股价较定增价28元下跌31.1%[11] 业务结构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占比75.65%,自动化核心部件占比24.35%[5] - 德国克鲁斯子公司受欧洲市场疲软影响营收大幅缩水,光伏行业销售收入显著下滑[4]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3.45亿元(涉及4家子公司),资产减值1.22亿元,合计4.67亿元加剧亏损[4]
埃斯顿赴港 IPO:2024年录得8亿巨亏、63 亿短债压顶与外资撤离潮下前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