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埃斯顿(002747)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攻坚
新华日报· 2025-09-08 05:42
□ 本报记者 何玥颐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板块指数上涨28.66%,显著跑赢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 科技赛道。总市值从1.17万亿元增至6.03万亿元,半年增幅达415%。具体到江苏板块,业绩呈现"核心 部件强、系统集成弱"的分化格局,16家主要上市公司中,12家实现盈利、4家亏损,研发投入合计6.89 亿元。 业绩分化,核心零部件企业领跑 人形机器人板块业绩分化,反映出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技术壁垒和盈利能力。核心零部件企业凭借技术突 破和规模化生产优势,毛利率普遍保持在35%以上,而系统集成企业则面临研发投入高、回款周期长等 多重压力。 具体来看,盈利企业主要集中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尤其是减速器、电机、丝杠等细分赛道龙头表现突 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功能的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谐波减速器等关 键零部件的性能。而这些部件又有着极高的技术壁垒,要突破壁垒,就绕不开高精度生产设备这块"硬 骨头"。 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 投入,独创技术使谐波减速器测试寿命达1.2万小时,成本较进口低30%-50%,已 ...
2025年中国机械臂‌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应用场景多元化,医疗等新兴领域成为发展重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5 09:12
机械臂行业相关概述 - 机械臂是一种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能够根据空间位姿要求移动物体或操作工具,执行多种工业任务和智能化操作 [2] - 现代机械臂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核心价值在于替代或协助人类完成重复性、高精度或危险环境下的作业任务 [2] - 机械臂系统由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交互系统五大子系统构成,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3] - 机械臂分类方式多元,包括按驱动方式分为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按运动轨迹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按坐标形式分为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和关节型,其中关节型机械臂灵活性最高,是工业领域最主流形态 [5]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政策 - 国家出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机械臂在汽车、电子等20+重点领域深度落地 [6] -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新赛道,《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赋能机械臂远程操控与云边协同 [6] - 《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公告》加速手术机械臂等医疗装备审批上市 [6] - 政策组合拳从技术攻关、场景拓展、网络支撑到监管创新形成全链条赋能,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商用"的良性发展生态 [6] 中国机械臂行业产业链 - 上游核心零部件与基础材料涵盖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及钢铁、冶金等,谐波减速器、高精度伺服系统等领域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但部分高端减速器、精密传感器仍依赖进口 [8] - 中游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国际"四大家族"占据高端市场,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国内企业通过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加速替代 [8] - 下游应用以汽车制造25%、3C电子24%为核心,新能源、金属加工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并向物流、医疗等新兴场景渗透 [8] - 减速器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4%,预计2025年将跃升至1510亿元,人形机器人量产推动需求指数级增长 [8] - 伺服系统2024年市场规模约223亿元较上年增长144%,预计2025年将突破250亿元 [10] - 智能传感器2024年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2025年将突破17955亿元,其中工业级多模态传感器占比超45% [10] - 下游应用市场中汽车行业占比约32%,3C电子占25%,金属加工占12%,物流占9%,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 [11]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速达255% [11]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7亿元同比增长1616%,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857亿元增速2985%,特种机器人市场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717% [11] - 2024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达1934亿元同比增长376%,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2089亿元 [12] - 技术革新是核心驱动力,大疆睿炽智能机械臂可识别超2000种零件分拣效率达1200件/小时,优傲UR20提升生产效率30%以上 [12] 中国机械臂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呈现"本土崛起加速、国际巨头固守高端、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的三元结构特征 [12] - 国际品牌如ABB、发那科、库卡、安川在汽车焊接、半导体精密装配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2] - 本土头部企业如埃斯顿、新松、汇川技术覆盖全系列产品,在SCARA机器人、重载机械臂等领域市占率超40% [12] - 腰部企业如节卡、珞石、越疆深耕协作机械臂、物流分拣、医疗手术等细分场景形成差异化优势 [12]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AI与多模态感知技术推动机械臂从"执行工具"向"智能伙伴"跃迁,实现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决策与柔性协作 [13] - 协作机械臂轻量化、模块化设计加速普及,负载<10kg并能与人类在1米范围内安全协作 [14] - 应用场景从传统工业向医疗、农业、服务等非工业领域爆发式拓展 [13] - 医疗领域手术机械臂定位精度将达005mm,农业场景果蔬采摘机械臂潜在市场规模超200亿元,服务机器人领域2030年全球出货量或突破500万台 [15] - 产业链上下游通过"硬件国产化+软件生态化+服务模式创新"构建闭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预计2025年突破80%成本降低40% [16] - 中国机械臂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品牌获取技术资源,依托"一带一路"输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2030年海外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15%提升至30% [16] - 中国有望在2030年占据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实现从"市场跟随"到"规则引领"的跨越 [13]
一文看懂机器人概念75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
机器人圈· 2025-09-04 18:04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整体营收达5829亿元,净利润300亿元,行业呈现强劲增长与内部分化并存格局 [2][3][27] - 工业机器人领域上游零部件环节表现亮眼,中游集成应用环节普遍承压,整机领域龙头效应显著 [3][18] - 服务机器人及AI行业处于高投入高增长阶段,营收普遍高速增长但多数公司仍亏损 [20][21] - 特种机器人行业营收高速增长但多数公司处于亏损或盈利初期阶段,业绩受特定下游行业需求影响大 [23][24] 工业机器人整机 - 7家整机企业总营收282.93亿元,总净利润27.52亿元,汇川技术以205.09亿元营收和29.68亿元净利润绝对领先 [5][6] - 行业两极分化明显:4家企业盈利(汇川技术、埃斯顿、新时达、爱仕达),3家企业亏损(新松、埃夫特、越疆) [5][6] - 汇川技术营收规模是第二名埃斯顿的8倍,已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埃斯顿净利润同比增长109.10% [5][7]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 - 20家零部件企业总营收360.07亿元,总净利润45.08亿元,14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8][9] - 三花智控以162.63亿元营收和21.1亿元净利润领跑,奥比中光营收同比增长104.14%,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 [9][12] - 柏楚电子净利润率达58%,在11.03亿元营收规模下实现6.4亿元净利润 [9][12]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26家集成应用企业总营收3930亿元,总净利润138.72亿元,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和121.13亿元净利润主导行业 [14][15] - 行业内部分化严重:10家企业双增,8家企业双降,6家企业亏损 [13][15] - 昆船智能营收同比增长24.38%,凌云光营收同比增长25.73%,而拓斯达营收同比下降36.98% [14][16] 服务机器人及AI - 17家企业总营收1211.88亿元,总净利润88.55亿元,13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0][21]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82%并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0.38亿元,九号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6.10% [20][22] - 行业仍处亏损阶段:9家企业亏损,格灵深瞳是唯一双降企业,营收同比下降17.22% [20][21][22] 特种机器人 - 5家企业总营收45.05亿元,总净利润1.1亿元,中信重工以39.81亿元营收和2.03亿元净利润领先 [23][24] - 晶品特装营收同比增长112.60%,亿嘉和营收同比增长88.80%,但三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23][24] - 景业智能净利润同比暴跌55.3%,行业受国家政策和特定领域采购节奏影响显著 [23][24][25]
埃斯顿:借海外基地与赴港上市扩充全球产能及寻求收并购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53
公司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埃斯顿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达到10.5% [1] - 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提升至55.3% [1] 全球化布局 - 通过波兰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建立全球化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 [1] - 实现全球资源最优配置与协同创新 [1] 资本运作计划 - 正在进行赴香港上市计划 [1] - H股募集资金部分用于扩充全球生产能力 [1] - 资金将用于在全球产业链上下游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 [1]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04)-20250904
渤海证券· 2025-09-04 15:02
金属行业核心观点 - 稀土价格表现强势 海外需求增加且中重稀土供应或趋紧 但需关注车企成本承受能力对价格上涨空间的限制 [2][3][4] - 铜价震荡偏强 铜矿供应偏紧形成支撑 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较高有望进一步提振价格 [2][5] - 铝价有望得到提振 电解铝需求端在旺季预期下改善 氧化铝供应稳定 [2][5] - 金价温和上涨 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高 美国通胀持续性和财政赤字扩张形成支撑 [3][7] - 锂价短期震荡运行 供给过剩格局难改 关注江西矿山报告提交进度可能带来的供应收紧 [3] - 钢价震荡偏强 9月传统消费旺季需求回升 供给受限于限产和高炉检修 [2][4] 金属行业细分领域投资策略 - 钢铁行业关注先进设备、技术领先和环保水平高的标的 绿色低碳改造或成供给侧改革抓手 [4] - 铜行业关注资源保障强、环保领先和规模优势的标的 反内卷政策改善冶炼端格局 [5] - 铝行业关注资源保障强、环保领先和规模优势的标的 新项目产能释放下利润表现较好 [5] - 黄金行业关注规模效应好、成长潜力大和成本管控能力强的标的 [7] - 稀土行业关注资源、冶炼和磁材环节领先的标的 出口管制放松和总量调控加强监管 [7] 机械设备行业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延续高景气 7月挖掘机销量强势复苏 国内外市场销量增速明显提升 [8] - 下游需求增长逻辑清晰 雅下水电和城市更新行动带动需求 全球关税扰动减弱凸显国产性价比优势 [8]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落地关键阶段 英伟达新一代计算平台性能大幅提升 赋能更高自主水平 [9] 机械设备行业市场表现 -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上涨12.67% 跑赢沪深300指数1.93个百分点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 [8] - 行业TTM市盈率为30.63倍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达129.44% [8] - 个股涨幅居前的有志高机械(188.86%)、巴兰仕(176.68%)和荣亿精密(159.96%) [8] 投资建议与评级 - 维持对钢铁行业看好评级 维持对有色金属行业看好评级 [7] - 维持对洛阳钼业、中金黄金、华友钴业、紫金矿业和中国铝业的增持评级 [7] - 维持对机械设备行业看好评级 维持对中联重科、恒立液压、埃斯顿和豪迈科技的增持评级 [9]
埃斯顿股价跌5.01%,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2.2万股浮亏损失26.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50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1%至22.57元/股 成交额7.62亿元 换手率4.17% 总市值196.59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并提供智能装备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 [1]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占比82.09% 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收入占比17.91% [1] - 成立于2002年2月26日 于2015年3月20日上市 [1] 基金持仓情况 - 招商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159680)二季度持有22.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08%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6.42万元 [2] - 基金规模4.1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0.06% 近一年收益75.67% 成立以来收益45.5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蔡振任职4年32天 管理规模119.9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45.57% 最差回报4.35% [3] - 基金经理文雨任职175天 管理规模33.88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46.59% 最差回报1.11% [3]
埃斯顿跌2.06%,成交额3.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6.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下跌2.06%至23.27元/股,成交3.40亿元,换手率1.83%,总市值202.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6.39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5.17%卖出占比3.13%,大单买入占比18.81%卖出占比23.19% [1] - 年内股价上涨25.78%,近5日跌4.00%,近20日跌1.61%,近60日涨15.31%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82.09%)和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17.9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归母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长109.1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7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803.56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2.41万较上期减少4.04%,人均流通股6304股较上期增加4.2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919.81万股较上期减少10.49万股,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201.84万股至1164.73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91.51万股至482.02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增持86.09万股至471.60万股 [3] 行业属性与市场活动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概念板块涵盖机械、长安汽车、航天军工等 [2]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1月27日龙虎榜净买入-9842.44万元,买入总额占比11.65%卖出总额占比20.19% [1]
“A+H”股热潮持续!上半年六家A股上市仪器仪表公司披露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9-03 18:20
A股仪器仪表公司赴港IPO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有6家A股上市仪器仪表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 包括均胜电子 纳芯微 埃斯顿 普源精电 三花智控和长光辰芯[1] 均胜电子A+H上市计划 - 公司于1月16日向港交所递表 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2] - 海外业务收益占比持续超76% 报告期内分别为381.06亿元 424.96亿元和313.54亿元[2] - 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 研发新一代汽车智能解决方案 改善生产能力及潜在投资并购[2] 纳芯微港股上市进展 - 3月2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3] - 上市目的为提高综合竞争力 推进国际化战略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3] 埃斯顿国际化战略布局 - 6月4日公告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4] - 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13.7亿元 同比下滑14.1% 占总营收34.16%[4] - 2025年将继续拓展欧洲 美洲 中东及东南亚市场 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设备商出海机会[5] - 将通过波兰生产基地推进本地化制造 优化海外子公司成本结构[5] 普源精电港股上市准备 - 8月8日披露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6] - 聘请德勤担任H股发行及上市的审计机构[7] - 上市目的为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7] 三花智控上市进展 - 6月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发行不超过4.77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8]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8] - 5月9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8] 长光辰芯上市申请 - 6月1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9] - 奥普光电持有其25.56%股份[9] - 募资用途包括研发CMOS图像传感器 建立研发中心 扩展封装测试生产线及国际业务布局[9]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的措施[9] -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境外上市资金管理发布征求意见稿[10]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10] 赴港上市动因分析 - 全球化战略成为企业赴港IPO核心关键词[10] - A+H上市模式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资本实力并实现双市场联动[9] - 有利于企业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拓展国际客户[10]
埃斯顿:一般专用机器人需要根据客户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开发
证券日报· 2025-09-03 18:1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专用机器人产品需根据客户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开发 [2] 行业技术特点 - 工业机器人领域存在高度定制化需求 需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专项开发 [2]
埃斯顿:公司参股的埃斯顿酷卓新发布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
证券日报· 2025-09-03 17:17
产品发布 - 埃斯顿酷卓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 从自主核心部件 智能架构创新 全场景工业落地三个维度展现具身智能领域最新成果 [2] - 全身一体化关节模组由埃斯顿酷卓全自主研发 实现力量与精度平衡 [2] - 采用快慢系统具身架构 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任务执行成功率 [2] - 产品覆盖工业全场景 探索人机协作新模式 可完成体力劳动及精细化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