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电动化转型战略 - 公司电动化转型策略较为被动,更多基于政策调整而非主动出击,相比同行如大众、丰田等进攻强度不足 [1] - 近期因美国终止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取消7500美元新车抵免及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公司叫停部分电动车研发以止损 [6][9] - 全球电动化态度分化:欧洲转型力度放缓,中国市场需求强劲,导致公司采取区域差异化策略(如中国加大投入,欧美收缩) [6][1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5年CES展发布0系列概念车(0 Saloon/0 SUV),计划在俄亥俄州电动车中心量产,但后续进展受政策环境影响 [4] - 调整研发投入:原计划10万亿日元纯电研发预算削减至7万亿日元,重心转向混动领域 [10] - 2027-2030年规划推出13款下一代HEV车型,目标提升燃油效率10%、降低混动系统成本30%(较2023年) [12] 合作项目进展 - 与索尼合资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2023年财报显示运营亏损520亿日元(约26亿人民币),收入为0,新车Afeela市场反响平淡 [8] - 终止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经济型电动车计划,基于奥特能平台的本田Prologue前景不明 [9]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新能源市场特殊性迫使公司调整策略,但产品研发仍延续"本田主导+属地修改"模式,未能完全适应当地需求快速变化 [14] - 烨品牌等新车迭代存在"本田特色",但用户需求响应速度不足,导致市场份额与品牌美誉度下滑 [14][16] - 需强化中国研发团队自主权,从产品定义到技术取舍全面本土化,以应对丰田、日产等竞品的成功案例 [16] 行业环境观察 - 电动车产业已脱离早期环保驱动逻辑,政策波动(如欧美补贴退坡)直接影响车企战略节奏 [6] - 全球车企电动化目标趋同,但区域市场执行路径分化,中国成为不可忽视的核心战场 [1][12]
叫停电动车研发,本田在打什么算盘?